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示范教案.pdf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知道先秦时期的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的内容。“法律与教化”是古今

中外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本单元内容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阐述了中国古代、近代西方和

当代中国法律与教化的大致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建设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刻的历史感。

《中国古代的法治和礼教》是本单元第一课,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法治和礼教两种社

会治理手段的选择为线索,阐述了从先秦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基本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产生及其演变历程,知道中国古代的法治与德治

从相争到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课堂学习、文本解读,理解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手段,知道不同时期德

治与法治起到的不同作用,培养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德治与法治发展的基本历程。

2.本课难点:对秦汉及此后以礼入法、礼法融合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獬豸(独角兽)。

1/14

獬豸又称獬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全身长着浓密

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

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因此,它被称为中国法律的图腾。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獬豸图片,为本课学习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知道学

习的内容与法律相关。

教师也可使用“法学概览与学法态度”知识解析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法学概览与学法

态度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先秦时期的法治

(1)夏商周时期:

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而且这时也有法律的出现,《左传》

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出示材料:

西周在《禹刑》和《汤刑》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据《尚书吕刑》所记,周代的

刑罚,有墨(脸上刺字涂青)、劓(割鼻)、刖(断足)、宫(男去势,女禁锢)、大辟(斩首)

五刑。此外,还有鞭刑和流放。判处五刑的律条,共有三千条。法网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

《左传》记载“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意为法律如果不公布的话,它的威力是无穷尽

的。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刑书刻在竹简上,

由贵族掌握施行。贵族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解释。贵族认为刑律越

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统治恐怖和神秘。

“刑不上大夫”,西周法律有明显的阶级性质。据《周礼小司寇》,贵族犯罪可受特殊处

理,即所谓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大夫犯了罪,如在

五刑范围之内,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加以捆绑羁押,而令其自己请罪;如属于重大犯罪,也

2/14

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

(2)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

会公布,史称“铸刑书”。《左传·昭公六年》记载了这件事情,“三月,郑人铸刑书”。这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执行。

教师出示材料,依据材料分析,铸刑书和以往“律法”的区别是什么?有何影响?

叔向使诒子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

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

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文档评论(0)

yaning5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