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收获.pdfVIP

书籍《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收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籍《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收获

书籍《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收获1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巨著,讲述了我们古代国与国之间的故

事,其中有很多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一向不喜欢看

历史,但当我翻看《资治通鉴》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却深深的吸引了

我。我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我读它的目的是:首先对我国古代历史有

一定的了解,其次主要学习《资治通鉴》中人物的谋略,我们处在现

代社会,虽然没有战争,但也十分有必要的去学习。在现代社会,我

们不妨用古人的谋略来分析当代社会的局势,这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很

大的帮助。古今中外,好多人的谋略,为人处世之道不得不让人佩服,

它可以扭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一个

“妙”字,这就是我对《资治通鉴》的评价。

有人善于摸透人们的心理特征,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人善于

用兵……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古代历史留给我们不仅仅是历

史,而是给我们留下了处事的经验和方法……

书籍《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收获2

最近我突然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资治通鉴》变成了我的

阅读对象,它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上的知识。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巨著,由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

司马光组织编撰,其中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政治,军事

等重要史实,总结历朝历代衰败的经验教训,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然而对历史了解多少,那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正常交谈中,谈论

某一个人将他和成历史上的某个英雄或某个小人做比较,自己因为不

了解那时候的历史背景等而插不上话,就算别人没有注意到你这一

点,自己也会觉得非常尴尬。

我们班上的王雨泽,他对于历史的了解很广,现在正在读众多史

书中的《明朝那些事》,因为他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看过后常常能记

得和陈述,所以在上《石灰吟》时这首诗的作者于谦是明朝的人,王

雨泽能很好的陈述出当时的历史背景,他口若悬河,说的形象生动,

把当时于谦的品质和皇帝的昏庸说的有生有色,直至下课铃响了也不

想下课。

可见历史的了解可以改善人们的观念,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

象,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书籍《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收获3

近来读《资治通鉴》,发现一则有趣的故事,说的是汉末建安17

年,曹操征讨关中,留世子曹丕守邺城,并让谋士程昱辅佐,让国渊

任居府长史,主管留守事宜。大部队西征后,河间——今河间市,以

驴肉火烧闻名——田银、苏伯反叛。曹丕想亲征,程昱劝阻,说只是

一群乌合之众,没必要大动干戈,因此派将军贾信平叛。果然很快禽

杀为首的田银、苏伯,余众一千多人投降。有人主张将这些人都杀了,

以儆效尤,依据是:“公(曹操)有旧法围而后降者不赦。”程昱、国

渊不同意,程昱说:“此乃扰攘之际,权时之宜。今天下略定,不可

诛之;纵诛之,也应该先打报告。”于是向曹操请示,曹操果然不杀,

而且很赞赏程昱的做法。程昱、国渊的仁心,活了一千多人的命。

等到国渊写报捷书的时候,斩首多少,与报告数完全相同。曹操

很奇怪,因为旧例,都是夸大数目,以一为十,也就是说,斩首一个,

书上写十个。曹操于是询问国渊这样做的原因。国渊说:“征讨境外

敌寇时,多报斩首数量,夸大战绩,可以震慑民众,宣示武功。而河

间在我们境域之内,百姓都是我们自己的属民,田银等人叛逆,虽然

战胜他们是有功的,但我私下里感到耻辱。”曹操很高兴,提升国渊

为魏郡太守。

这则故事,除了说明古人也知道战争内外有别,内战是耻辱的。

其次,还解释了我多年一个疑问。即:“故事:破贼文书,以一为十;”

以前读史书,一直奇怪,比如长平之战,秦军白起坑杀赵兵四十

万。秦末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总想,这几十万人,杀的过来吗?如

今看了这个故事,原来是以一为十。打个一折,杀四万人,人头滚滚,

也是令人震惊的。

战国之前,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征战,还讲点仁义,统计战功时,

按人的耳朵记功,叫做?。等到商鞅变法,惊世骇俗,用人头记功,

杀一首级升一爵,从此彻底礼崩乐坏。人头难得,因此杀良民冒功的

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统计人头时,常发现有妇女、小孩的头,杀戮太

重也不好,因此,以一为十的惯例就出现了,一直沿用至清朝。我是

相信这个故事的。所以战胜者写的歼灭敌人的数量都是要打折扣的,

打多打少,就看你的判断能力了。

即使今天,官方也是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反而是一些野史可信度

较高。

书籍《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收获4

《资治通鉴

文档评论(0)

133****6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