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版】国际标准 ISO 105-C:1982 EN 纺织品 色牢度测试 C 部分:耐洗涤色牢度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Part C: 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and laundering.pdf

  • 0
  • 0
  • 2024-08-07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修订
  •   |  1982-09-01 颁布

【英语版】国际标准 ISO 105-C:1982 EN 纺织品 色牢度测试 C 部分:耐洗涤色牢度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Part C: 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and laundering.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SO105-C:1982是纺织品洗染色牢度测试的一部分,即ISO105-C系列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各种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洗染色牢度测试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C部分关于洗涤和清洗色牢度测试的详细解释:

要明确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在洗涤或摩擦等条件下,颜色保持在其表面的能力。色牢度差的纺织品在洗涤或摩擦后,颜色可能会从织物转移到其他物品上,这对纺织品的外观和使用效果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ISO105-C:1982标准中C部分主要关注洗涤和清洗色牢度。测试通常包括干洗和湿洗两种情况。在湿洗测试中,样品会被放入含有洗涤剂和适当温度的水中,并被搅拌以模拟实际洗涤过程。样品在洗涤过程中会被定期检查,以确定颜色是否从织物上脱落。对于洗涤后的样品,检查通常使用相同颜色的背景,以评估颜色转移到该背景的程度。

对于干洗测试,样品会被用特定的溶剂清洗并干燥,然后再进行染色以评估颜色的保持程度。这通常使用颜色匹配的方法来评估干洗色牢度。还可能使用光学技术如光谱反射率、色差计或颜色图像分析来定量评估颜色的变化。

这些测试通常用于评估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如棉、毛、丝绸、涤纶等,但可能根据具体的生产商和使用条件略有差异。重要的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条件来评估特定产品的性能。

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如织物的种类(平纹、针织、特殊织物等)、洗涤前的处理(如预处理、漂白、染色等)以及洗涤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色牢度结果。因此,在进行色牢度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以上就是对ISO105-C:1982标准中C部分关于洗涤和清洗色牢度测试的详细解释。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该标准或其他纺织品测试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