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目录壹作者介绍贰创作背景叁内容摘要肆总结
01第壹章作者介绍
苏霍姆林斯基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2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02第贰章创作背景
本书写于1965~1967年,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期间,许多青年教师经常向他请教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期待他的指导。为了满足广大青年教师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自己30多年从事教育实践的经验和研究教育理论的体会,创作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03第叁章内容摘要
“乐观主义和对人的信赖,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创造力、神经力量和健康的不竭源泉。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善意,就是连接心与心最精细的纽带。正是因此,无需言语,人就可以理解另一个人,并感受他内心最细腻的活动,请注意,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感悟:对儿童的友善、亲切和喜爱并非空泛的表象而是充满人性的、真实的、满怀信任的,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挖掘人身上的一切美好,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样子。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人的心灵对别人,对善良不会变得冷酷,恰恰相反,它将变得温厚、富有同情,而对邪恶变得毫不妥协、毫不留情。”感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越发看见世界的阴暗面,而正因为更为了解,所以会对邪恶更为厌恶,前提是有人进行很好的引导。
“要挽救这个孩子。我们向他的妈妈建议说:“既然您培养了一个小懒汉,那就请您下决心把他改造过来吧!要强迫他坐下来做两个小时的功课。他会习惯起来的,完成作业会使他感到快乐。不要叱喝,也用不着惩罚,因为您是出于好意,而不是出于恶意。在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可以让他干一、两个小时的体力活儿。早晨五点钟就叫他起床,对他说:妈妈给全家做饭,妈妈在劳动,你去准备功课,也是劳动。在这样做的时候,不要喊叫,-一点儿也不要说你的儿子是懒汉。从他开始在早晨五点钟起床并一直学习到七点钟的第一天起,他就不再是懒汉了,就应该表扬他热爱劳动了。”感悟:要求过于苛刻,一个人的懒惰已形成也就意味着本人的个人舒适区以形成当有人试图打破这种稳定的状态,势必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与反抗,而不采用某些强制手段就不可能达到以上效果。
04第肆章总结
1.以人为本这是他的全部工作和思考的出发点,贯穿他教育生涯的方方面面。①在学校里,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常见现象,也许有的老师已经习以为常,但作者认为,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②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快乐时,这样的课堂才不会把老师弄得心情焦躁,筋疲力尽。③孔子也曾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就是要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2、要关心儿童,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师面对的是儿童脆弱无助的心灵。有很多老师,长期面对一个进步不明显,看不到希望的孩子,会失去耐心。的确,身处—个事事讲究高效的社会,做什么事情都希望立刻见效,教育孩子也不例外。
3、要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这是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规律。今天把种子播到肥沃的土壤里去,并不是明天就会发芽。同样的,老师今天所做的工作,有很多是经过若干年后才有效果的。
4、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父母和亲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会在孩子身上种下性格和品德的种子。儿童两岁到七岁之间,会从周围环境吸收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上学后,有没有求知欲、有没有探索精神,思维是不是敏捷,都取决于两岁到七岁的生长环境。环境好,孩子的心理发展就健全;环境不好,孩子的心理和思维发展就会落后。
对教师的能力要求高,有一定理想化,如文中“他没有权力不知道学生为什么作出这一举动或那一举动,此外文中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的崇敬,无产主义思想十分浓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