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葡萄白粉病.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1070199园艺王丽葡萄白粉病

症状1)侵害葡萄的叶片、新梢和果实。叶片被害时产生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块,表面产生白色粉状霉斑,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脱落。2)新梢病斑,初为灰白色小斑点,后变黑褐色,成羽纹状向四周蔓延,上有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病梢变黑枯死。

症状3)幼果期被害,果粒易枯萎脱落;较大的果粒受害,果皮变成暗褐色以至灰黑色,上有粉霉,病果生长停滞、硬化并畸形;将近成熟的果实,特别是薄皮品种受害后,果粒往往开裂,果粒往往开裂,不能正常成熟。

病原葡萄钩丝壳[Uncinulanecator(Schw.)Bur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直径84-100微米,附属丝10-30根,多隔膜,顶端卷曲。子囊4-6个,椭圆形,大小50-60×25-35微米,子囊孢子4-6个,椭圆形,大小20-25×10-12微米。无性阶段称托氏葡萄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葡萄钩丝壳[Uncinulanecator(Schw.)Burr.]1.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子囊壳、子囊及子囊孢子

发病规律病原菌属子囊菌类钩丝壳属。无性世代属半知菌类粉孢属。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上或芽鳞片内越冬,来年春季产生分生袍子,借风力传播到寄主表面;菌丝上产生吸器,直接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菌丝则在寄主表面蔓延,果面、枝蔓以及叶面呈暗褐色,主要受吸器的影响。病害一般在7月上、中旬至9-10月均可发生。

发病规律一般开花前后即有少数叶片发病,以后新梢和果实相继发病。发病的轻重与气候关系密切,当气温在29-35℃时病害发展最快。由于本病的分生孢子在较低的湿度下即可萌发,因此,在干旱的年份及干热的夏季,有利于本病发生。栽培管理措施与发病轻重也有密切关系。如栽培过密、氮肥过多、留枝过密、摘心抹副梢不及时,造成通风透光不良时,也能促使病害的发展。

发病原因1)寄主抗病性葡萄不同的品种发病程度有很大差异。欧洲葡萄和亚洲种发病较高;美洲种葡萄较少发病。

发病原因2)气候因素白粉病菌的生长和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与大数的真菌不同,白粉病菌是一种最能耐旱的真菌,虽然较高的相对湿度利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但在相对湿度低于8%的很干燥条件下,其分生孢子也可以萌发;相反,多雨对白粉菌反而不利。生长季节干旱的葡萄种植区,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雨水中等的葡萄种植区,遇到干旱年份,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机会就大;生长季节雨水多的地区,白粉病不易发生和流行;所以设施栽培的葡萄(避雨栽培、温室和大棚葡萄)最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发病原因3)栽培因素凡栽培过密,施氮肥过多,修剪、摘副梢不及时,枝梢徒长,通风透光状况不良的果园,植株表皮脆弱,易受白粉菌侵染,发病较重;嫩叶、幼果易感病,叶片老熟,果粒着色后,即

很少发病。栽培条件对葡萄白粉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应采取综合性的病害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和根施复合肥;生长季及时摘心、绑蔓、除副梢,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排水防涝。2)彻底清除病源冬季及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叶、病枝、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防治措施3)烟雾预防利用乙醚酚磺酸酯烟雾剂,根据棚室空间布设放烟点,直接点燃烟片,每亩用量200g左右。发病初期7—15天一次,发病盛期7—10天一次。8天循环一次无需使用其他杀菌剂。燃烧后的灰烬可配合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4)药剂防治

THEEND

文档评论(0)

159****9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405214200002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