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丑奴儿辛弃疾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丑奴儿》。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辛弃疾的“愁”滋味。3.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2.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学习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感悟作者忧愁、彷徨的思想感情。
课堂导入公元1161年,金兵第四次南下入侵,愤怒的中原人组织了一支起义军抗击金兵。原本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不料出了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杀了起义军领袖,然后投奔了金人,并且封了官领了赏。有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小伙子,听闻此事后义愤填膺,立马组织了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敢死队,半夜冲入驻有五万大军的敌军军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听到消息后连声赞叹:“一介书生,于万马军中擒获叛贼如探囊取物,真乃常山赵子龙在世!”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年轻人,便是南宋时期文武双全的词人——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爱国英雄的词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了解作者:辛弃疾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背景资料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未被朝廷采纳。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弃疾推辞。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该词大约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1.诵读积累,理解诗意。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指导诵读1、读准字音博(bó)赋(fù)强(qiǎng)还(huán)
指导诵读2、读出韵律节奏:“丑奴儿”的句式有四言和七言两种,个别停顿的长短变化要根据诗意灵活把握。押韵:词押韵严格,规定句尾,必须押韵,要注意读准韵脚,叠句要读出变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桌交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写在黑板上。交流积累
重点积累下面词语。文言积累丑奴儿:词牌名。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强:勉强地,硬要。识尽:尝够,深深懂得。欲说还休: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理解诗意少年时我不懂什么是忧愁,闲来时喜欢登上高楼。我喜欢登上高楼,为写新词无愁也要勉强说愁。如今我已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愁而又不说愁。想说愁而又不说愁,却说“天气凉爽好一个个秋!”3、读懂诗意
2.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理解内容1.这首词情感的核心是哪一个字?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少年不识愁滋味愁而今识尽愁滋味以昔衬今今昔对比对比
理解内容2.结合资料,说说你对词中两种”愁“的理解【资料1】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资料链接
理解内容2.结合资料,说说你对词中两种”愁“的理解【资料2】辛弃疾作为坚定的主战派,一生都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却处处被朝廷猜忌,排挤,打压,在任不到三十年,被弹劾了六次,贬谪和调动加起来有将近四十次。因为写了太多“恨铁不成钢”的渴望朝廷收复失地的词作,四十一岁那年起,被罢免官职,闲居了十年。做梦都在带兵打仗,等了二十多年,等到白发苍苍,等到仅存的主战派好友陈亮、朱熹都去世了,还是没有等到北伐的机会。63岁,终于等到朝廷让他带兵北伐的命令,当他拼命筹措粮草训练士兵时,竟发现朝廷只是想利用他的名气,实际无一人听令于他,最后北伐彻底失败。资料链接
理解内容2.结合资料,说说你对词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河南省漯河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考试日语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日语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山西省TJJE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日语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考试日语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模拟物理试题3(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辽宁省中考生物试题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山东省青岛中考自编数学押题密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广西柳州市新高三零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