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团体标准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
定和退出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明确气象
部门在建设工程防雷安全监管范围和职责。《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建立防雷安全责
任落实工作清单的指导意见》(气办发〔2021〕36号)要求市、县级气象主管机构
按照属地原则建立本行政区域内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浙江省气象局印发《浙江
省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办法》(浙气规发〔2022〕1号)要求对重点单位的列入和
移除均由属地气象主管机构组织专家论证。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三地气象主管机构对重点单位的列入和
移除存在标准、流程不一致的情况。为此,需要通过制定规范,着力以标准化为手段,
全面引导和推进示范区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列入和移除的工作非常必要。
(三)标准制定的意义
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协同监管优势,通过制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雷电
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定和退出规范,以标准化的手段全面引导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
范区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监管。
二、工作简况
(一)立项计划
本标准编写小组确定嘉善县气象局为起草牵头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气象局、苏州
市吴江区气象局为参与单位。2024年7月,起草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明确了
立项计划、工作步骤、人员分工及完成标准起草的时间表。
(二)起草单位
嘉善县气象局是起草单位。嘉善县气象局主要负责嘉善县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
-1-
展规划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对嘉善县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
理等。
(三)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1.主要起草人
嘉善县气象局、青浦区气象局、吴江区气象局工作人员为起草人。
2.任务分工
起草人负责标准的制定及修改。
(四)主要工作过程
1.成立起草组
2024年7月,起草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了起草组。
2.收集资料、实地调研
2024年5月起,通过对嘉兴市气象局、青浦区气象局、吴江区气象局等单位开
展资料收集。
3.形成标准草案
2024年5月起,通过征求嘉兴市气象局、青浦区气象局、吴江区气象局意见后
形成草案。
4.立项阶段
通过嘉兴市标准化协会立项。
三、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主要条款的依据
(一)原则
(1)完整性原则
制定的规范,要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再现和涵盖示范区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认定和退出工作要领。
(2)协调性原则
制定的规范,必须符合示范区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定和退出工作的相关要
求,不违背工作要领,不互相矛盾。
(3)简明性原则
-2-
制定的规范,内容要简洁明了,层次要合理清晰,语词要精炼准确。
(二)依据
1.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
准化法》制定。
2.政策文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制定。
3.规划纲要
无。
4.相关标准
根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要
求,同时参考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36742《气象灾害防御重点
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QX/T623《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规范》、QX/T103
《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制定。
(三)主要条款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以及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36742《气象灾
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QX/T623《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规范》、
QX/T103《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制定。
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