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的接触传染资讯汇整与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SARS的接触传染资讯汇整与分析

SARS的接觸傳染資訊彙整與分析清大彭明輝(5/29)前言本文主要目的是在彙整病毒壽命與傳染病統計的相關資訊,用以研判接觸傳染的防範重點。

要瞭解這一件事,需要瞭解幾個問題:

(1)病毒如何排出SARS病患的身體,(2)病毒在不同環境下的存活壽命,(3)傳染病統計的相關資訊。

在醫院內,接觸傳染的途徑很複雜而且至少是和飛沫傳染一樣重要的傳播媒介。

但是,在醫院外的環境裡,病毒的壽命似乎相當短,使得接觸傳染變得較容易防範。

簡單地說,就是勤洗手。

本文最後針對醫院外的環境,建議必須要洗手的重要時機。

壹、接觸傳染的可能途徑與分類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病毒如何排出SARS病患的體外。

原任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現任疾病管制局局長的蘇益仁曾經在五月初表示:

SARS是種全新冠狀病毒,具有六、七種基因,可複製蛋白,將病毒散布到呼吸道、腸道、血液、尿液、糞便等,所以患者在急性發作期,全身血液、體液都是「毒」。

因此,家具、衣物、廁所、床單,都能成為SARS傳染媒介。

這個新聞曾經使大家對SARS接觸傳染的可怕程度感到極其恐慌。

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蘇益仁表示:

SARS冠狀病毒可在身體八個部位採集得到。

其中以支氣管肺泡沖洗液病毒量最大,但這需內視鏡採集,所以為病人插管的醫護人員有極高的被感染風險。

其次就是痰(每滴痰含有一億隻病毒)、鼻咽分泌物和咽喉檢體(一CC咽喉檢體有一萬隻病毒)。

此外,在患者的糞便、尿液、眼淚和血液中也可以發現SARS的病毒。

不過,張上淳在另一個場合下表示:

每一千隻病毒才有一隻有感染力。

這些排出病患體外的病毒要傳染給另一人,有三種主要的管道:

(1)假如病人的這些體液直接噴到醫護人員或者家屬的口、鼻、眼,傳染力應該非常強。

(2)假如醫護人員或者家屬直接從病人身上接觸到這些剛流出來的體液,再用被污染的手去碰觸眼、鼻、口,這種型態的傳染力也應該還是很強。

前述這種型態的傳染模式我把它叫做「直接接觸傳染直接接觸傳染」。

(3)第三種可能性是:

病人的體液(譬如口鼻飛沫)附著在環境表面(牆面、門把、衣服等),再被陌生人的手間接沾染到之後去碰觸眼、鼻、口,這種型態的傳染力就應該很弱了。

我把最後這一種傳染模式叫做「間接接觸傳染」。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

第一種直接接觸傳染的傳染力最強,但是會遇到這種傳染模式的最主要還是醫護人員第一種直接接觸傳染的傳染力最強,但是會遇到這種傳染模式的最主要還是醫護人員(尤其是在為病人插管或者病人嘔吐的時候);第二種直接接觸傳染的傳染力次強,但是會遇到這種傳染模式的最主要還是醫護人員第二種直接接觸傳染的傳染力次強,但是會遇到這種傳染模式的最主要還是醫護人員(尤其是在病人大小便失禁的時候,以及使用噴霧器、高流量氧氣治療機,以及無創呼吸器進行呼吸道治療的時候)和病患家屬。

其它沒有在照顧病患也沒有跟病患住在起的人,通常只有機會碰到間接接觸傳染,但是間接接觸傳染的感染力很弱。

這些事實說明了為什麼醫護人員在欠缺全套防護措施(頭罩、面罩、防護衣與手套)的情況下,會有很大的感染力,以及為什麼病患家屬的感染比例居第二高。

此外,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沒有明顯接觸史的其它沒有在照顧病患也沒有跟病患住在起的人,通常只有機會碰到間接接觸傳染,但是間接接觸傳染的感染力很弱。

這些事實說明了為什麼醫護人員在欠缺全套防護措施(頭罩、面罩、防護衣與手套)的情況下,會有很大的感染力,以及為什麼病患家屬的感染比例居第二高。

此外,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沒有明顯接觸史的SARS案例非常少(台灣在五月初的統計是:

趨近於零)。

案例非常少(台灣在五月初的統計是:

趨近於零)。

因為一般民眾鮮少碰到直接接觸傳染,所以以下的文章主要是針對「間接接觸傳染」進行資訊彙整與分析。

不過,要完整地瞭解間接接觸傳染,我們還需要先瞭解病毒在自然環境(醫院外)下的壽命與活性。

貳、病毒在不同環境下的壽命WHO的研究團隊在5/10公布了四組有關於病毒壽命的研究數據[1]。

其中最主要的發現包括:

(1)病毒在鹼性(PH值較高)環境裡較容易存活;(2)在4度C和-80度C時病毒壽命都超過21天;(3)溫度愈高病毒壽命愈短,在30~38度C的環境下,病毒壽命會明顯減短;(4)室溫下,病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