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326-2024 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规范.docx

DB63T 2326-2024 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纲1标题和主要内容概述2引用文件和标准3道路基础设施属性和功能描述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导原则5天气灾害防御的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7海洋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指南8汽车交通事故安全技术规范9公路应急处置的基本规定10防洪减灾技术措施和方案11应急指挥和管理12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13地质灾害应对策略与方法14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15建筑物和道路设施安全维护16公共

ICS93.080.30

CCSR09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2326—2024

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2024-08-21发布 2024-09-25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2326

DB63/T2326—2024

DB63/T2326

DB63/T2326—202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基本规定 1

应急处置 2

路基路面 2

桥梁涵洞 4

隧道 5

交通组织 7

参考文献 8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公路局公路养护应急保障中心、青海省海南天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学会、青海省公路局、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允明、吴进军、彭毛端智、李娟、杨瑞军、赵忠、雷元元、李浩、史旭东、付大玮、苏红梅、马德林、罗毅、杨雯婧、魏劼。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2326

DB63/T2326—2024

DB63/T2326

DB63/T2326—2024

PAGE

PAGE1

PAGE

PAGE2

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应急处置、交通组织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4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T28651 公路临时性交通标志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36742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JTG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DB63/T2148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指南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普通干线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应遵循“规范有序、疏散撤离、及时救治、安全通行”原则。

应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处置应与养护相协调,准确掌握自然灾害情况,及时处置。

应急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根据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类型及特点,按GB/T29639规定编制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组建应急队伍,储备应急装备和物资;

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演练和评估,并完善应急准备;

加强应急值守,保障通讯畅通。

预警包括但不限于:

开展公路沿线隐患排查;

进行公路运行状态监测,并根据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采取防御响应措施;

加强公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预防预警。

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快速确定灾害影响区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响应;

规范有序进行现场应急处置,尽快恢复安全通行,并及时疏散撤离、救治人员;

配合交管部门做好自然灾害现场及周边交通管控与疏导;

应急处置安全及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GB5768.4、JTGH30、JTGF90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公路路段内的山体滑坡、坍(崩)塌、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路段应急处置作业过程中,设专人全过程全范围观察灾害险情,发生次生灾害征兆及时发出警示信号,并迅速撤离人员;

设置临时支护设施,保障应急处置作业人员、施工机械设备及临时便道等安全。

应急处置环保包括但不限于:

应急处置产生的污水、泥浆、废弃土石、垃圾等集中处理;

不准许油类、化学品等污染物污染水系;

合理设置应急处置现场排水系统。

气象灾害防御应符合GB/T36742规定。

应急处置

路基路面

沉陷

沉陷路段应急处置遵循“先保通、后处置”原则。

沉陷路段采用机械化辅以人工处置作业,包括但不限于:

沉陷路段整体趋于稳定,短期内仍保持安全通行能力的路段,边通行、边回填加固:

半填半挖路基纵向沉陷裂缝部分稳定性不足的路段,可拓宽路基至满足通行要求;

沉陷裂缝错台高度大于5cm、路基边坡稳定性不足路段,裂缝采用注浆加固后填筑错台措施;

回填及加固等处置过程中,始终保持回填及加固工作面排水顺畅、不积水;

处置路段设置导向、限速等标识牌和警戒线,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沉陷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