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来历任教育部部长.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民国国以以来来历历任任教教育育部部部部长长

历任教育部长

民国时期的教育部长

蔡元培,中华民国的⾸任教育总长,北伐时期主持教育⾏政委员会。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

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的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命后的思潮。提倡民权与⼥权,倡导⾃

由思想,致⼒⾰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观、美学教育。

严修,出⽣于天津盐商家庭,但考中清代翰林。在贵州时曾捐资办学,并奏请朝廷,要求废除科举,开办经济特科。戊戌变

法失败后,辞职回乡,在天津弃政从教,⼤⼒兴办教育。⾸先在家中兴办严⽒家塾,聘请张伯苓任教,并多次和张伯苓⼀

起出国考察,创办南开中学,然后⼜开办南开⼤学。重视⼥⼦教育,创办严⽒⼥塾,1923年改名南开⼥中。1903年,被启

⽤为直⾪学校司,要求每个府县必须设⽴⼀座学堂,同时设⽴⼀座师范学校。在南开学校设⽴了严范孙奖学⾦,周恩来在去

⽇本留学及以后赴法勤⼯俭学,都得过严范孙的巨额资助。

蒋梦麟,早在年轻时已远赴美国进修,在美国哥伦⽐亚⼤学取得教育学博⼠,导师为哲学家约翰·杜威。1922年作为国民代表

出席华盛顿会议。著有《西潮》⼀书。

朱家骅,中国浙江吴兴⼈(今湖州),留德学者、政治⼈物。在抗战时期,⾝为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阻蒋介⽯提出的“焦

⼟”杭州政策,保全了杭州的古都风貌。1914年随张⼈杰赴德⾃费留学,于柏林矿科⼤学攻读,学成之后在北京⼤学任教成为

北⼤最年轻的教授。1918年8⽉3⽇在蔡元培帮助下以进修教授名义获北洋政府公费留学,为我国教授留学之始,从美国学成

⾄⼴州中⼭⼤学任教职。中央研究院为中华民国最⾼学术研究机构,在蔡元培院长和的擘划下颇具规模,成为后来中国科学

院的基⽯。

王世杰,任教育部长在30年代中期,恰值国民党政权时期教育在⼤陆发展最为稳定⽽迅速的时期。

从政前,作为北京⼤学的宪法学教授,王世杰著述颇丰。与钱端升合著的《⽐较宪法》⼀书,已成⼀代法学名著,⾄今仍被

学界⼴泛引⽤。1924年,主办《现代评论》周刊,提出“⽆顾忌、⽆偏党,⽆阿附”⼝号,由于批评政府,针砭时弊,曾多次

被当局没收、查封。尽管与王世杰本⼈的政治信仰截然不同,《现代评论》仍发表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苏联和中国共产党

的⽂章。在李⼤钊遭军阀杀害后,这位法学家写下题为《党狱与领事裁判权》的评论,向当局提出强烈抗议。

1929年,王世杰出任国⽴武汉⼤学⾸任校长,在演讲中提出办学思路:“……只有经费独⽴,学校才能⾃主办学,不受

政党集团、⾏政机关的⼲扰……只有教授治校,才能避免学校沦为‘官府衙门’,从⽽求得学术的⾃由。”也因此,在上世纪30年

代初王世杰弃学从政后,西⽅媒体普遍看好。《曼彻斯特导报》盛赞王是“具有⼤才⼲⽽思想开明的⾃由派”。《泰晤⼠报》也

认为,“⾃由派分⼦在国民党⾥的优越地位明显增强了。”⽽傅国涌把王世杰从政称为“浸透了理想主义⾊彩的努⼒”——“想根

据西⽅的民主原则,⼀点⼀滴地从事政治制度的改⾰。”

陈⽴夫,中国国民党政治家。1923年北洋⼤学(现天津⼤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学硕⼠学位。获得美国硕⼠学位的陈

⽴夫,在上世纪⼆三⼗年代的中国,可谓是奇货可居,从知识结构与对学术的修养来说,陈⽴夫⽆疑在当时的中国政界也是凤

⽑麟⾓。也可能是这种特殊的才能,抗战爆发后,陈⽴夫被蒋介⽯相中做了七年的教育部长。

陈⽴夫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主要做了以下⼏件事:

⾸先,适应抗战的需要,建⽴了⼀套有利于战时教育的制度与纲领。亲⾃拟定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针纲要》,包括“九

⼤⽅针”和“⼗七项实施要点”。其中⼼是“为在德智体各⽅⾯培养健全之公民,使其分负建国之艰巨责任,故青年之⼊校修业,

⾃国家⽴场观之,读书实为其应尽之义务。使青年⽽有废学之现象,实为国家衰亡之危机”。

其次,励精图治,兴办中国的⼤学。中国的⼤学由于受西⽅教育制度的影响,实⾏的都是西⽅的教学内容,缺少中国⾃⼰的有

关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的教学内容。陈⽴夫将这种⼤学的反常现象斥之为“外国租界”。陈⽴夫下决⼼改变这⼀现象,修改了

⼤学的科⽬表,确定了⼤学⾥要必修中国⼈须备的知识。⽐如中国历史科⽬中的中国法治史、中国政治史等等。还改⾰了过去

任教授或副教授必以留学回国得学位者的制度,为那些本国⼤学毕业任教多年有成绩、有著作,甚⾄所教学科与国外研究⽆关

的教员提供了晋升之路。

第三,对教育制度进⾏改⾰。改⾰的主要内容有招⽣制度、考试制度、训育制度和贷⾦制度。陈⽴夫改变了这种杂乱⽆章的招

⽣制度,使其为⼀家牵头

文档评论(0)

155****5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