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0年天津专升本语文模拟题三套
2020年天津专升本语文模拟题(一)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忘在路上了,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
胡扬有三条命--生长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
人对我说。”胡场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
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却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裸
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两位老人向我说话的时间是998
年的秋天。说这话时,那个叫热合曼的老人105岁,那个叫亚生的老人102岁。
说话的地点是在阿拉干一片死亡的胡杨林里。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后的两个罗布泊人
或者换言之,是两千年前曾经建立过辉垃的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尚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
两个后裔。
在罗布泊一年一年的盈亏中,在罗布泊像钟摆一样一次一次的位移中,逐水而居的罗布
人总是在不停地搬迁。他们将自己新建的每一个村庄都叫“阿不旦”,在这里建立起新生活
的愿望,并希望这一次搬迁将是最后的搬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少则几十年多
则上百年,随着罗布泊的继续收束和碱化,他们又得循着塔里木河水系,向上游走,继续寻
找他们新的“阿不旦”。也许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罗布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辉煌的楼兰绿洲
文明,就是这样延挨着日月,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一个民族要
靠这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承担整个民族的记忆,那是一件太沉重的事情。所以在阿拉干,
在那狰狞万状的死亡胡杨林里,热合曼说,他把许多的记忆都遗忘在路上了。
1.在第一段中,两位老人是怎样各自描述胡杨的?作者为什么详细记录了说话的时间、
地点和老人的年龄?
2.第二段中所说的“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炼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指的是什么?这里
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3.第一段开头和第二段结尾都提到了“遗忘”,这两种“遗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内涵。
4.第三段写胡杨林的盛衰,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他“最
大感动”?最后一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有什么深意?
答案:
1、
热合曼老人引用明间谚语(俚语),描述胡杨顽强的生命力;亚生老人引用明间称谓,描
1/5
述胡杨一树之上三种奇特的叶子;作者详细记录了说话的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年龄,增加了
叙事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也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苍凉悲壮的基调。
2、
“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即指热合曼和亚生两位老人;这里
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把两位老人比喻为“水滴”,表明罗布人的生存与水息息相关,也暗
示了曾经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走向了衰亡的尽头。
3、
这两种“遗忘”相同之处:都是因为楼兰文明的衰落而产生的“遗忘”;不同之处:前
者是集体的“遗忘”,后者是个体的“遗忘”;
前者的“遗忘”与楼兰文明的衰落同步,表现为缓慢的客观衰减;后者的“遗忘”在楼
兰文明衰落之后,表现出不堪重负、不忍回顾的悲壮。
4、
第三段写胡杨的盛衰,象征了楼兰文明的盛衰;作者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他“最大感动”,
是因为这里曾经“遮天蔽日的胡杨林”大片死亡的场景刺激了他,也让他感受到文明衰败的
惨烈;最后一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是对曾经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胡杨林的追忆,也是对
曾经极为繁华的楼兰绿洲文明的缅怀。
2020年天津专升本语文模拟题(二)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
(1)近几年来,他们__了不少资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遭受歧视和虐待的详情。
(2)这类事件,十年前__有它,现在可没听说过。
(3)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两页纸的__表,这实在让人深思。
A收集允许勘误
B搜集容许勘误
C收集容许刊误
D搜集允许刊误
(允许:同意,答应容许:使有可能)
2/5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