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xVIP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思考:何谓“文明”?文明的表现有哪些?【提示】联想其反义词:野蛮、蒙昧、粗鲁、粗鄙……简单来说文明即人类脱离了野蛮和蒙昧的状态1、使用火,不再像野兽一样茹毛饮血,野兽看见火光会逃走,而人类看见火光却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到熟食时代;(实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一种途径)2、守规矩,遵守秩序,懂得礼义廉耻……材料1在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出土大量猿人骨骼化石……洞穴中还有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除了使用火,人类还有哪些认识、利用并改造自然的途径?制作并使用工具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旧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定义:是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代表性人类遗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生活特点:1、直立行走2、使用打制石器3、生产方式:采集、渔猎4、学会使用火元谋人砍砸器大三棱尖状器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思考: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使用打制石器有何影响?【提示】使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后面二者合称生产资料)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组织形式、分配方式旧石器时代由于采用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来自于大自然的危险的能力也较弱,故而过着群居生活(血缘氏族),需要共同劳动才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因此劳动成果由氏族全体成员共享,很难有剩余产品的产生。思考:采集、渔猎的生产方式又有何影响?相比之下,采集比渔猎能够更加稳定地获取资源,而由于男女性体能的差异,男性通常负责渔猎,女性负责采集,故而女性地位较为尊崇,在这样的生产方式的影响下,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到母系氏族社会。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旧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1万年定义:是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代表性人类遗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生活特点:1、直立行走2、使用打制石器3、生产方式:采集、渔猎4、学会使用火5、群居生活6、共同劳动、成果共享7、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元谋人砍砸器大三棱尖状器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距今约5000年前定义:是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新石器石斧石镰石镞石磨盘、石磨棒石破土器新石器石斧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思考:生产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什么?1、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表现:刀耕火种:又称迁移农业,以石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定居、修建村落、生活稳定饲养家畜石器锄耕(粟、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材料2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在男性墓葬品中大多数是磨制的石斧、石铲等农业生产工具,砺石、石凿等手工业工具,而女性的随葬品大多是陶质和石质纺轮以及骨锥、骨针等纺织、缝纫工具。——刘式今《从墓葬发掘试探我国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与解体》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体力劳动,男子的体能优势使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男性逐渐替代女性成为主要的生活资料谋取者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思考:生产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什么?2、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表现(1)出现剩余产品(归属?)男性可优先获得剩余产品,积累私有财产。此时他们需要有固定的子女继承财产,于是处于弱势的女性跟随男性生活,生养的子女亦以父系一脉计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2)出现社会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陶器、养蚕缫丝技术、玉器)薄胎黑陶高柄杯玉龙人面鱼纹彩陶盆玉琮

大河源头文明曙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思考:剩余产品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影响?出现剩余产品氏族公社内部出现贫富分化现象贫者相比富者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会更恶劣迫于生计,贫者会逐渐用自己的家产去跟富者交换基本的生活资料,最后是自己的人身自由,沦为奴隶富者(奴隶主)自此不再需要亲自参与劳动,驱使失去自由的氏族成员(奴隶)从事劳动即可,劳动所得归奴隶主所有,在经济上形成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