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ocxVIP

基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基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

何仁伟

[摘要]城市和乡村是一對矛盾有机体和命运共同体,只有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方能实现城乡共荣共生、和谐持久的良性发展。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同类但品质相当”的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不能就城论城、就村论村。实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协调推进乡村和城市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和逻辑。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城乡关系;双轮驱动

[]F320[]A[]1008-0694(2020)03-0023-08

[作者]何仁伟副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由于城乡发展失衡、工农关系失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失和,“乡村病”与“城市病”在城乡两端并发,造成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乡发展质量不高、城乡系统机能紊乱、城乡一体化推进受阻。随着乡村日渐衰落、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凸显,城乡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城乡融合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升华,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其实践过程中必须体现推动乡村振兴的逻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优化城乡发展格局的路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乡相融共生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目前有关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张海鹏(2019)针对城乡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突破,加快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强城乡融合的薄弱环节建设,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弥补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短板等对策。黄渊基(2019)通过分析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推进城乡生产经营融合、资产收入融合、要素资源融合、人力资本融合、基础建设融合、管理服务融合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杜启平(2020)针对城乡融合推动中农村流动人口治理难题,认为应着重保障流动人口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权,实现人口流动的内生性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文丰安(2020)认为推动新时代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应包括:提高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有效配置,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等基础建设和农村产业技术进步,推进城市“扩散效应”和乡村内生动力融合发展。叶超(2020)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及城乡共治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应聚焦两大战略的共生效应,探寻共耦合机制,强化以社区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创新中国城乡融合共治的模式。三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对城乡融合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不仅是对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可为寻求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的“帕累托最优”提供依据,为城乡融合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李文宇(2015)通过设定CP模型对城乡关系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推动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生活成本效应、拥挤成本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等五大因素。车冰清(2017)通过获取江苏省近30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数据,分析了城乡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城乡空间融合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并归纳不同类型的城乡空间融合模式。刘明辉(20l9)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部门较非农部门的生产要素错配状态更为严峻,城乡要素配置远远偏离理想水平;农业部门的要素错配状态改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非农部门的要素错配恶化是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四是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周佳宁(2019)从“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的多维融合视角构建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剖析了1999-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认为应通过金融“开源”和“增效”以及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劳动就业的“吸纳效应”,避免产业结构偏离造成的“就业破坏”效应,从而推进中国城乡融合持续健康发展。谢守红(2020)从城乡经济融合、城乡社会融合和城乡人民生活融合3个方面选取23项核心指标,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了长三角地区26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状况。

城与乡是城乡融合发展这枚“硬币”的两面,乡村发展与城镇化看似对立,实则有机统一,共同驱动着城乡实现融合发展。目前研究成果从乡村振兴或城镇化单一视角研究城乡融合的较多,从乡村振兴和城镇化的综合视角探寻其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辩证关系,理清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探讨城乡融合的科学路径的还比较缺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城兴乡衰、城乡对立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根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7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