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旧城建筑更新策略研究.docxVIP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旧城建筑更新策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旧城建筑更新策略研究

?

?

黄更蒋韵仪

摘要:本文以旧城建筑更新为研究对象,以城市触媒为理论出发点,提出旧建筑在更新中应挖掘其潜在的触媒元素,引导其发生触媒效应,总结旧城建筑更新时的三个策略方向,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城市触媒;旧城建筑更新;功能复合;场所精神

:TU984.114:A:1004-9436(2021)16-00-02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旧城区老龄化严重,年久失修的老宅荒废搁置,历史街区内的文化气息也逐渐变淡。近年来,旧城更新得到关注,以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开启为先导,许多建筑师开始在历史街区内进行实验性的更新。旧城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记忆和传统风貌的体现,也是千千万万当地市民的寄居之地,它对城市和市民的意义非同小可。而延续历史文化空间目的在于将居民对传统生活的回忆传承下去,从而激发世世代代后辈的社区归属感。

城市触媒理论最先引用至建筑学,因其原理在于选取元素进行活化,不对其进行重大的改变,符合旧城建筑更新的原则。本文试图以城市触媒为理论依据,从物质与非物质形态方面着手,寻求触媒要素。在此理论基础上,从触媒要素的选取、塑造到后期对引发触媒效应的现有案例进行分析,以寻求适宜旧城建筑更新的策略。

1城市触媒理论的概念

1.1城市触媒的概念

“触媒效应”指用少量物质促成明显的化学反应,反应进行的同时,物质在属性上不会有损失,在这个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事物或环境被统称为“触媒”。

《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提到把城市触媒概念运用至建筑学,强调该理论在实践中对城市的影响是具体的、有感的,这种影响是能动的,并具有协调作用[1]。理论强调区域方面的发展,即空间、地域、文化等方面,在原基础上引入新元素来获得提升。

就目前来看,城市触媒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物质的形式表现在经改良优化的新地标建筑或公共商业空间上,非物质的形式则可以是大型艺术项目。

1.2城市触媒的原理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元素不断被更新,这个过程也可被认为是种化学反应,以添加或改良的方式,让触媒元素重新建立和谐的联系并作用于整个片区,使其获得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这个原理在旧城建筑更新方面也同样适用。

2旧城建筑更新的城市触媒应用原则

2.1连续性

孤立的触媒元素影响力有限,其产生的效果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只有形成连续性的触媒链,不断进行融合、革新,才能转化成具有感染力的城市特色。

2.2营造人文氛围

空间场所的更新应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旧城区的价值绝不只体现在建筑上,更在于其中的人文要素。环境场所本身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文空间,由具象的多种元素共同组成。因而场所的存在不止空间形式,也包含丰富的精神意味[2]。

2.3保留城市特色

在设计改造中应充分展现城市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旧城建筑更新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旧建筑的固有格局和影响其风貌的诸多元素。

3城市触媒理论下旧城建筑更新的目标

3.1传递文化精神

由于古城公共空间的日渐衰落,利用文化触媒元素,激活旧城公共空间活力,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并通过“物”承载,能够充分激发挥当地文化活性,逐渐实现旧城更新的目标。与大规模的物质空间更新不同,文化触媒在文化的认同性和同质性实现空间更新影响力上逐步从量变转为质变[3]。

与无执行空间的意向性形式不同,古城民俗文化的延续性包含了独特活动、节庆、历史等要素,这既保护了古城的文化性,又满足了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进而有利于古城的长期发展。

3.2促进邻里交往

以苏州平江古城为例,该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群体社交活动是老年居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空间就是为群体提供活动平台的重要场所。因此,通过构造类似的公共空间就能够激发居民去公共空间进行社交来往的欲望,促进邻里间的来往。除了需要构造这样的公共空间外,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需要达到较高的标准,以满足居民长期使用的需求。

在公共空间中产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行为,能促进当地居民形成友好的邻里关系,进而出现更多邻里互助行为。

3.3走向可持续利用

场所的优化调整和居民适应空间循序更新的过程都需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其原则就是要站在环保的角度对公共空间进行绿色更新,为居民打造可持续的社区公共空间。

4城市触媒理论下的旧城建筑更新方法

策略一:功能置換。

功能置换即改造再利用,以保护为基础,通过挖掘历史建筑的特征和价值,改变其原有的功能。目前功能置换方面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如上海石库门文化街区的改造、苏州南门苏纶厂等商业新区的形成等。将住宅或近代工业场址置换成具备新文化、商业功能的建筑,通过空间的改造和文化建筑的再利用,激活旧建筑生命力。对于古城院落建筑来说,更新空间功能的方式除了可以增强旧建筑活力外,还可以为旧城区增设公共活动空间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