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交互的施工飞地RFID智能围栏人员监控.docxVIP

基于人机交互的施工飞地RFID智能围栏人员监控.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基于人机交互的施工飞地RFID智能围栏人员监控

?

?

冯凯梁?

摘要:为克服在生产运营区域存在施工飞地区域的特殊环境下传统人工监控管理方式的缺陷,结合RFID技术建立了一套基于人机交互的施工飞地人员监控方式,并在某分期建设的工业项目施工案例中筑起一道智能监控围栏。可靠性并联模型與串联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将传统人工监控87.5%的可靠性提升至人机交互监控98.6%的可靠性,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施工飞地人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RFID;智能围栏;施工飞地;人机交互;人员监控;安全管理

:TP393:A:2095-1302(2019)06-00-03

0引言

为解决高效用地与分阶段开发之间的矛盾,在后期扩建过程中形成了边施工边生产的“厂中(施工)场”建设模式,即在已建成投产的生产区域内,存在独立施工区域(施工飞地)。该模式应重点考虑合理的分阶段规划布局,一方面,要求飞地施工过程避免为周围生产环境带来诸如施工震动或沉降位移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尽量减少生产运营及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人机材运输冲突。其中,由于生产运营及安全消防的要求,施工飞地区域通行道路无法全封闭,导致施工飞地作业人员不可避免需穿越生产运营区域,因此存在人员管理重大安全隐患。若作业人员误入生产运行区域,则不利于人身安全及安全保密,因此应合理设计施工作业人员通行路线,并采取有效监控措施。

Motowidlo(1994)认为个体行为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人员安全行为难以完全受到安全规章操作等制度的绝对约束,因此需采取多种监控管理手段[1]。传统施工飞地通过安排专员在班前按既定路线带队进入施工飞地,并在作业期间时刻监督人员进出施工飞地情况。由于作业人员进出频繁,传统人工监控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随着我国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人超市与人脸识别等领域开始利用智能制造技术弥补传统人工监控方式的缺陷。S.Chae等(2010)利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动态监测安全距离,预防碰撞事故[2];

英国Ekahau公司在地下矿井隧道施工中采用实时定位系统RTLS进行人员紧急事故预防及救援;加拿大魁公司利用RFID技术监控、统计贵重机具,以防盗窃遗失;芬兰ELKU公司利用RFID技术建立门禁系统,以授权施工作业人员进出[3-4]。

本文针对在生产运营区域内存在施工飞地区域的特殊环境,为避免传统人工监控方式缺陷,结合RFID技术筑起一道智能监控围栏,建立了基于人机交互的施工飞地人员监控方式,以加强施工飞地人员安全管控的可靠性。

1研究理论

1.1施工飞地作业危险源辨识在施工安全管理领域,无论人员还是设备都无法做到本质安全,笔者通过实践观察法分别从人员不安全行为与设备不稳定情况两个角度归纳危险源,见表1所列,提出了人机交互且可互相弥补的RFID智能围栏人员监控系统。

1.2人机交互可靠性理论[5]

在生产企业中,可靠性是指成品或系统在计划规定的条件和时间范围内,保证功能与价值的实现水平。在施工现场,可靠性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作业人员、施工机械、工程设备及材料等,确保施工过程的整体连续性及安全可靠性,因此本文将可靠性应用于评价施工飞地作业人员的人机交互监控水平。在上世纪30年代,学者们就已利用概率理论、分析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模型指标等方法研究可靠性,其中基于物理原理的串联模型与并联模型能够有效评价基于人员不安全行为与设备不稳定情况的施工飞地作业危险源可靠性水平。

1.2.1人机交互并联模型基于施工飞地作业危险源辨识,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实施作业人员监控,一方面,传统人为监控的可靠性会受到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RFID设备监控的可靠性受设备不稳定情况的影响。并联模型认为只有当人机管控同时处于失效状态时,可靠性水平才失效。

假设:传统人为监控与RFID设备监控在一定时间下的可靠性分别为P人(t)与P机(t),可靠性失效的概率分别为R人(t)与R机(t)。单一传统人为监控可能引起的事故与风险概率为R人(t)=1-P人(t);单一RFID设备监控可能引起的事故与风险概率为R机(t)=1-P机(t);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人机交互可靠性失效风险的总概

假设单一传统人为监控与RFID设备监控的可靠性均为90%,则通过人机交互的并联模型可将单一监控状态的可靠性从90%提升至人机交互的99%。

1.2.2作业流程串联模型

施工飞地RFID智能围栏人员监控需经历进场教育培训、开发通道定位及飞地区域监控等3个作业流程,要求整体达到连续可靠的水平。串联模型认为作业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处于失效状态则可靠性水平失效。

定义:施工飞地作业人员需经过n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可靠性分别为:P1,P2,…,Pn,总体可靠性为P总,那么P总。

假设:施工飞地作业人员需经历3个过

文档评论(0)

天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