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密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docxVIP

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密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密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

?

吴欣

摘要:近年来,基于专利密度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越来越成为热门概念。而专利密度的高低也直接或间接的决定了某个产业在某个区域的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比重。本文首先梳理了现有专利密度计算方法,比较其不同的适用场景,并之后从广东省支柱型产业之一通信设备制造业着手,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发明申请三种不同类型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和分析,摸清该产业在全省各区域的专利密度分布情况,进而对产业涉及的主要城市的国民经济指标进行统计比较,计算得出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区域生产总值(GDP)和就业等指标的贡献率,并基于专利密度数据和国民经济贡献数据对二者的相关程度进行初步地定性分析。最后在总结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策略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密度;国民经济贡献率;时空分布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就通过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指导企业发挥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的优势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国家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短短三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道路。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视程度也日趋提高。

对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经济和就业关系,美国、欧盟已经率先进行了全面研究,并相续发布了专题报告。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和经济和统计管理局、美国专利商标局共同撰写和发布了名为《IntellectualPropertyandtheU.S.Economy:IndustriesinFocus(知识产权和美国经济:聚焦产业)》的分析报告(以下简称“美国报告”),报告中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分为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和版权密集型产业,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2013年9月,欧洲专利局(EPO)和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OHIM)联合发布了专题研究报告《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ntensiveIndustries:ContributiontoEconomicPerf,manceandEmploymentintheEuropeanUnion(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经济及就业的贡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中文版翻译工作,目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经济及就业的贡献》中文版已经正式出版。上述两份报告均显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美欧的国民经济支柱,构成其核心竞争力及重大国家利益。

上述报告在国内知识产权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多名专家学者撰文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同济大学姜南、单晓光[1]对上述美国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美国报告中的主要结论,并对报告的意义进行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大学经濟学院顾海兵[2]、江苏大学赵喜仓、刘丹[3]主要介绍了上述美国报告中对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和版权密集型行业的判断标准,并基于上述方法所采用数据类型分析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可行性,认为我国相关专利和经济数据同样能够获取,可以借鉴美国商务部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

姜南、单晓光[4]等著《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研究》研究了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构建方法,对2008-2011年逐年的产业专利密度进行了计算和排序,对中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进行认定,并分析其总体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情况,并与美、欧进行了对比。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李凤新[5]等采取与上述美国报告相同的判断标准,对中国产业专利密集度进行统计排序,确定高专利密集度产业,并对高专利密集度产业与就业贡献、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劳动者报酬等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上述报告认为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这些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孙玮、孙全亮、陈燕[6]研究了地区专利密度的内涵和测度方法,并从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两方面对东北地区的专利密度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在东北地区专利资源配置不均衡,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后劲不足。

然而,目前此类研究的数量仍然相对较少,主要针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总体情况,在时间、空间和产业等不同维度均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2.专利密度的计算方法

专利密度或专利密集度是用于衡量专利产出效率的指标,在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是对于专利密度的含义及计算方法仍未形

文档评论(0)

134****4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