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以一道联考试题的辨析为例.docxVIP

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以一道联考试题的辨析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一以一道联考试题的辨析为例

一、试题问题的由来

近期我校高三年级参加了一次全省的大型联考,在试题讲评过程中,有一道历史选择题引起了学生巨大的争议,学生认为试题给的标准答案C有问题,他们选择的答案B也有道理。引起学生巨大争议的试题是这样的: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的成都织锦“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在政府的鼓励下蜀锦远销吴、魏,“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据此推知,该现象是

A.长途贩运发达的表现B.南方经济开发的延伸

C.蜀汉军事斗争的需要D.商业政策巨变的反映

原题如下图:

这道题是典型的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依据题干提供的两则史料做出合理的推论和解释。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10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解读是这样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107年版2020年修订)》特别强调:“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10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不但在课程教学上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在教学评价中即考试中也一样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们的命题要以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来命制,这样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试题出现问题。

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根据这道题所提供的两则史料给出的四个选项理论上都是历史解释,当然历史解释都是主观的,有接近历史真相的正确解释,也有偏离历史真相的错误解释。我们的学生在依据这两则史料作出的历史解释和命题老师给出的历史解释出现了偏差,因此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就是问题的由来。

二、试题问题的辨析

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我们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身,通过对史料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先看第一则史料:三国时期的成都织锦“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在政府的鼓励下蜀锦远销吴、魏。这则史料应该出自左思的《蜀都赋》,原文完整的句子应该是“阖阑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大意是说当时的成都家家户户都从事织锦业,朱绍侯、齐涛、土育济等几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册第314页在描述诸葛亮治理蜀国“内修政理”的经济表现时提到“成都织锦业尤为繁荣,在蜀锦产地成都,

阖阑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所产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魏。”那么这则史料的解释我认为应该是反映了当时成都的织锦业相对来讲比较发达,产量规模很大,朱绍侯、齐涛、王育济等几位先生在书中同时也说“直到蜀亡,国库尚有锦、绮、彩、绢各20万匹,织锦业之盛可见一斑。”总之,由第一则史料及相关的佐证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那就是三国时期蜀国成都的织锦业比较发达,产量很大,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名气,产品远销到吴国和魏国。

再看第二则史料:“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这则史料也是出自左思的《蜀都赋》,描写的是当时蜀都成都的市场很繁荣、规模很大,来往商旅很多,城中店铺很多,商品数量种类很多,总之这则史料反映的是当时成都的商品经济的比较繁荣。

在整理和辨析完题干的两则史料后,我们再来看命题老师给出的四个选项(即历史解释),A项,长途贩运发达的表现,蜀锦远销吴、魏确实是长途贩运的表现,但是就此得出长途贩运发达的结论就欠妥了,不能仅凭蜀锦远销吴、魏就说长途贩运发达,支撑这个的结论的材料不足,所以A选项学生比较容易就排除了;D选项,商业政策巨变的反映,当时成都纺织业比较繁荣,商品经济比较繁荣能不能证明是商业政策巨变的反映呢?显然不能,首先中国封建社会商业政策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巨变”,对商业基本上还是抑制的政策,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变化,所以D项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排除的;命题老师给出的正确的选项是C项(C.蜀汉军事斗争的需要),其依据应该是朱绍侯、齐涛、王育济等几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册第314页在描述完蜀锦的繁荣后有这么一句结论:“所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