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视角下灾难新闻图片的意义建构-以哥伦比亚泥石流为例.docxVIP

视觉语法视角下灾难新闻图片的意义建构-以哥伦比亚泥石流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视觉语法视角下灾难新闻图片的意义建构

以哥伦比亚泥石流为例

?

??

?

?

?

?

?

?

?

???

?

?

?

?

?

一研究缘起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攫取,全球自然灾难频发,风险不断加剧。“灾难是一个发生于特定时空的社会事件,对社会或该社会的某一自足区域造成严重损坏,招致人员及物质损失,以致社会结构瓦解,无法完成重要功能或工作。”[1]灾难可分为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两类,两者性质有所不同,但对人类社会同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和挑战性。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异常性、破坏性等特质,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是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新闻事件。

学界对于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研究聚焦于以下5个方面: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中西方灾难报道差异存在的原因、新媒体环境下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特点及原因、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伦理探讨、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等。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图片以其直观形象、冲击力强的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有学者宣称“当代文化正在告别语言学转向,而进入图像转向的新阶段”,目前许多灾难新闻的报道都呈现出视觉化趋势,受众在第一时间即可直观感受到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巨大冲击。[2]图片的选择也往往成为新闻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因此研究图片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及其建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欧美主流媒体对2017年4月1日发生在哥伦比亚莫科阿市的泥石流的图片报道。当地时间1日凌晨,普图马约省莫科阿河、穆拉托河及桑科亚科河河水暴涨,导致首府莫科阿多个区域发生泥石流,多处房屋和桥梁坍塌,当地交通瘫痪。莫科阿市约有居民4.37万人。泥石流发生于凌晨,当时大多数居民还在睡梦中,许多居民来不及从房屋中逃生。4月13日,哥伦比亚国家灾难风险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称,该次泥石流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320人。[3]这是哥伦比亚近年伤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欧美主流媒体都对此做了集中报道,图片资料丰富,基于此,笔者将以视觉语法为视角分析图片在灾难报道中的建构作用。

二视觉语法理论在新闻图片中的应用

克瑞斯和莱文(Kress&vanLeeuwen)于1996年出版的《阅读图像:视觉语法设计》影响力巨大,在这本书里两位学者首度开创了一套分析图片的框架,书中写道:“对于那些早就在视觉符号历史上建立起来的主要复合结构,我们打算进行一些总结,并且分析她们是怎么被当今的图片制造者用于创建意义的。”克瑞斯和莱文认为一幅图像同时起到三个作用: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4]

首先,图像的“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和概念两大类,其中叙事的再现包括行动、反应、言语和心理过程。概念的再现包括分类、分析和象征过程。李战子指出,叙事再现指图像中参与者被连接起来后相互做某件事,行动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尺寸、位置、颜色等判断,当图中由一个或多个图中参与者的眼光方向构成时叫反应过程;图像中的对话泡和思维泡不是直接被再现的,而是通过一个反应者的中介。[5]克瑞斯和莱文认为,概念再现中分类过程是将参与者分为主从的过程,分析过程是分析显性和隐性的过程,象征过程是关于参与者是什么或者意味着什么。

其次,在“互动意义”中,克瑞斯和莱文认为,图像中包含图像的制作者、图像表征的事物、图像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并提示观看者对所再现的事物应持的态度。在此过程中,有接触、距离、视点和情态四大要素。他们将图像的参与者直接看着观看者的过程叫作“索取”,将图像人物的展示叫作“提供”;距离主要包括亲密、非个人、社会距离的展现;通过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点展现权势;情态与图像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有关,通过色彩饱和度、色彩、区分度、色彩调谐度、再现、深刻、照明和亮度八大标志反映图像的“现实主义”。

再次,在“构图意义”中,克瑞斯和莱文提出了三种资源: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即空间位置。在他们看来,左边的信息是已知的,右边的是新的;上方的是“理想的”,下方的是“真实的”;中心与边缘的差异与文化差异相关。取景指的是是否采用取景手段,用于变现图像元素的有无。显著值指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通过被放置的前景或后景、相对尺寸、色调值对比和鲜明度的不同来实现。

克瑞斯和莱文建立的视觉语法认为,图像并不依赖于文字,因为它本身是有组织的,又是有结构的。他们还认为“视觉结构并不是只对‘现实’结构进行复制,恰恰相反,它们生成的现实世界的各种图像,与那些生成、传播和阅读这些图像的社会机构和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4]

视觉语法理论最初被运用于分析杂志封面、海报、摄影图片等,后来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图片在灾难性新闻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视觉语法理论也被运用于分析新闻图片的作用。

如李翯以视觉语

文档评论(0)

151****1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