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论吴藻词曲中的“梅花”情结
?
?
摘要:吴藻,其人其词其曲受世人好评,其频繁使用“梅花”意象的词曲有“嗣响易安”的美名,“修得到梅花”是其毕生追求。本文就从吴藻词中的“梅花”情结出发,探究“梅花”与吴藻的词曲创作;吴藻词曲中的“梅花”情结的文化内涵,包括展现苏杭地域文化、赋予梅花独特新颖的佛禅意蕴和体现作者的超然胸襟;以及探因吴藻词曲的“梅花”情结,主要是受生活地域、友人以及林逋的影响。
关键词:吴藻;词曲;梅花情结
“清代女词人吴藻(1799—1862),字蘋香,号玉芩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陈文述碧城仙馆女弟子。”1据陆萼庭的《女曲家吴藻传考略》记载,吴藻“独喜读诗书,能绘画,善鼓琴,工词曲。”2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诗今传世有九首,散曲一套,杂剧《乔影》(又名《饮酒读骚图》)一套,词集两卷:《花帘词》(1829年刊行)、《香南雪北词》(1844年刊行)。
自古以来,“梅花”因其傲霜风骨与清香淡远而备受诗人词人喜爱,从古至今有“梅花情结”的文人不少,“雪里觅梅花”的萧刚、“少年游,咏红梅”的苏轼、“对和雪忆梅花”的欧阳修、“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的陆游、“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林和靖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情结”一词的解释是“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解释为“情感里面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将情结比喻成为无意识下的与个人信念结合形成的情感结。在诗词中,“情结”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集中展现,分析诗词中情结所表达的内涵即可体验作者的写作心态与情感态度。在吴藻的词集《花帘词》《香南雪北词》中,“梅花”意象出现频率较高。据笔者统计,清代文学家徐乃昌在编撰《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五集(光绪二十二年南陵徐氏刻本)时共收录吴藻《花帘词》一卷共166首,其中具有“梅花”意象的有15首;在其三十岁以后的著作《香南雪北词》中出现“梅花”意象的词共24首。两部词集中包涵梅花的词曲加起来约占词人创作总数的百分之十四,而在《香南雪北词》中具有“梅花”意象的词作更是占到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一。由此可知词人对于梅花的偏爱与对梅花气质的追求,“梅花”情结颇深。
一、“梅花”与吴藻的词曲创作
(一)梅花中的少女情怀与幽怨清丽
《花帘词》属于吴早期作品,多次出现“梅花”意象,研读词集,可了解吴藻的创作心迹。我们在此把吴藻早年写梅中表露的创作心迹分为两个时段:年少无猜时期、深闺佳人时期。
“花径,花径,添个愁人孤影。夜深月冷风寒,何处高楼笛残?残笛,残笛,吹破早梅消息。”(《调笑令》)3
“翠影自怜双袖薄,病魂已约三秋老。待巡櫩、索笑问寒梅,春还早。”(《满江红》)4
“一阵海棠风,几点梅花雪打叠。春愁不下帘,待燕归来说。”(《卜算子》)5
以上三首词可看出作者年少时对梅花的喜爱,此时的“梅花”与“孤影”、“翠影”、“明月”、“高楼”、“海棠花”、“残笛”等意象结合,组成词中完整的意境,表达的是作者闺阁少女无猜的闲愁细腻,“梅花”并没有被注入太多的情感及特殊含义。
第二个时期吴藻词的“梅花”表达长成佳人却还待嫁深闺的怀春心事。
“鹦哥语,昨宵有阵催花雨。催花雨,碧纱窗下,晓寒如许。待儿几度钩帘觑,玉梅开在深深树。深深树,疏香小艳,是春来处。”(《忆秦娥》)6
“花帘开,月华如水浮天街。浮天街,冷萤一点,飞上凉钗。轻罗小扇红罗鞋,夜深相约横琴来。横琴来,曲终香烬,淡杀吟怀。”(《忆秦娥》)7
两首《忆秦娥》,清丽幽怨“玉梅”“花帘”下,相约春来,词人赋予“梅花”的情义比早一时期要丰富许多。此时的梅花在作者的生活中不仅是观赏玩物,在创作中也不仅是意境堆砌的工具,而是本人的自拟。“玉梅开在深深树”诗人表明自身清白如玉,待字闺中。此刻寒冬,却即将迎来“春来处”,梅花绽放,寒梅香艳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而此时作者也是少女怀春却又“夜深相约横琴来”却“曲终香烬”。心事无人可诉说,便以“梅”自喻,隐藏怀春情愫,期待自己能在即将到来的春天“轻罗小扇红罗鞋”“疏香小艳”。
综上,早期吴藻词曲创作中,梅花是作者抒发少女清丽幽怨情怀的主要载体。
(二)梅花中的孤苦人生与高洁凄清
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中写到:“清,闺秀之工填词者,清初推徐湘蘋,嘉道间推顾太清、吴蘋香。湘蘋以深稳胜,太清以高旷胜,蘋香以博雅胜,卓然为三大家。蘋香初好词曲,后兼肆力于诗。父与夫皆业贾,两家无一读书者,而独见秀异,殆由夙慧。”8可见,吴藻生于商贾之家,又嫁给同邑商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并不愉悦,“两家无一读书者”更不能使这位才情横溢的女词人满意。中年她以梅自喻,抒发对婚姻不满,直言豪情心声,在梅花中突出她向往隐逸的脱世思想。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士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约。看到伤心翻失笑,笑公然,愁是吾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