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_T3659—2024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pdf

DB15_T3659—2024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1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seedpotatoesfieldinspection

2024-09-06发布2024-10-06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65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4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兰察布市种业工作站、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

究所、乌兰察布市科学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内蒙古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乌兰察布市植保植检站、乌兰察布市

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玉平、刘智慧、崔健、戎素平、黄修梅、董其冰、牛俊美、姚国宇、王静、

王沛、纳钦、郭岩峰、朵岚、武振亚、李海青、王真、王玉凤、刘广晶、吕文霞、何瑞兵、郝帅、于国

林、王伟、郭建晗、李强、董利娟、陈宏芳、李燕、郭威艳、张晓儒、特日格勒。

I

DB15/T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次数及时期、检验内容、检验准备、田间检验、实验室验证、结

果判定、记录存档和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133马铃薯种薯

GB/T29378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田间检验fieldinspection

在种薯生产过程中,对种薯田进行的一系列质量鉴定活动。

原原种(G1)pre-elite

用脱毒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棚、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经质量检测达到GB18133要求的马铃薯

种薯。

原种(G2)elite

用原原种做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经质量检测达到GB18133要求的种薯。

大田种薯fieldseedpotatoes

经质量检测达到GB18133要求的一级种或二级种。

4检验次数及时期

1

DB15/T3659—2024

原原种生产在组培苗定植后或者试管薯出苗后30d~40d和收获前10d进行2次田间检验。

原种和大田种薯生产在马铃薯现蕾期、盛花期、收获期或杀秧前2~3周进行3次田间检验,第3次检

验为最终结果。

5检验内容

检疫性有害生物

包括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马铃薯帚顶病毒(PMTV)、马铃薯癌肿

病菌(Sync

文档评论(0)

nhk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