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资源化视角下的城市内涝治理研究.docxVIP

雨水资源化视角下的城市内涝治理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雨水资源化视角下的城市内涝治理研究

?

??

?

?

?

?

?

?

?

???

?

?

?

?

?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雨、特大暴雨等极端降雨天气增多,城市内涝正在成为一种新型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又非常匮乏,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城市每年用水缺口达到6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1]。如何既能解决好城市内涝问题,又能利用好雨水资源,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城市内涝形势严重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住建部2010年对全国32个省351个城市的调查,2008年全国有21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占调查城市的六成以上;其中,一年发生3次以上内涝灾害的城市有137个,占调查城市的近40%。根据水利部《中国水旱灾害公报》的统计,2006~2018年全国平均每年有151个县级以上的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其中,暴雨洪涝最严重的2010年,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的城市有258个,2013年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的城市有243个;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最轻的2017年和2018年,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的城市也分别有104个和83个;每年城市内涝受灾人口达数百万人。

但与此同时,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有16个省(区、市)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有6个省(区)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有1/2以上属于缺水城市,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8个。一方面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又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加强城市内涝治理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协同推进,是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的重要议题。

二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成因

从目前情况来看,造成我国城市内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超标准极端降雨天气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加快了区域水循环速度,城市暴雨增多。同时,热岛效应增强了空气对流,在城市上空形成厚重的热气流,让城市区域更易形成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等极端降雨天气。特别是夏季,汽车尾气和空调等的热量集中排放,使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更为突出。

二是地表硬化导致雨水径流量增加。城市地表被大面积硬化,使得雨水下渗量大幅减少,极易形成地表径流和路面积水。再加之硬化后地面的摩阻力减小,水流速度增加,下雨后地表径流快速汇聚,导致洪流量加大且洪峰时间提前,极易形成内涝灾害。

三是蓝绿空间减少使得城市蓄水能力降低。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田、森林变为柏油马路和钢筋水泥建筑,很多低洼的湿地、沟渠和湖泊被填埋,能够消纳存储雨洪的蓝绿空间迅速减少,城市对雨水的调蓄能力明显降低,加剧了雨洪和内涝的形成。

四是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首先,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先生产、后生活”,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较少,历史欠账较多;其次,由于“重地上、轻地下”的政绩观,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很多地区存在排水管道缺乏、衔接不良或断头管等现象;最后,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但排水管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排水系统标准过低,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

五是雨洪应急管理能力相对不足。城市暴雨洪水具有突发性、预见期短等特点,而一些城市又缺乏相应的应急管理能力,暴雨洪水发生时往往应急措施不到位或不及时,导致城市内涝。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内部的排水设施和河道管理涉及水务、水利、市政、城管等多个部门,当暴雨来临时,部门协调不利或行动滞后,将导致城市积水得不到及时排除、形成内涝;二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不同、标准各异、结构复杂,一些城市政府对于排水管网的情况不明、底数不清,导致内涝发生时不能迅速找到症结、解决问题。

三雨水资源化视角下防治城市内涝的对策建议

传统的城市内涝治理,主要依靠管网、泵站等“灰色”工程,以“快速排水、末端治理”为主要手段,不仅破坏了自然的排洪蓄水方式,使大量雨水白白流走不能及时补充地下水,同时还会因为过度依赖管网而造成排水能力不足,最终形成内涝。因此,城市内涝治理不能单纯依靠排水管网建设,而要从修复水生态、调节水循环的角度,以“自然渗透、源头防控”为理念,通过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并用,地下建设和地上建设并举,绿色工程、灰色工程和蓝色工程结合,建立从源头控制、管网排送到雨洪消纳、雨水利用的全过程管理。

(一)立足城市长远发展,做好排水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包含大量的地下管网工程,资金投入高,服役时间长,一旦建设后期修改难度极大,必须坚持立足长远、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根据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科学编制排水基础设施规划。

一要立足长远发展适度超前编制排水

文档评论(0)

133****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