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测试(解析版)-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VIP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测试(解析版)-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测试(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探讨了命运、人性、情感、诗意等许多课题,其中每一课题都涉及①的规律。小说一开始就宣称:红尘事物“瞬息间则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脂评指出,此“四句乃一部总纲”。贾雨村访问智通寺,寺门有一副对联:“(???)”脂评指出,这是“一部书之总批”。小说第十三回,秦可卿对王熙凤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摔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若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②。”又说,“眼前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王蒙说,我们可以对秦可卿的话做虚无主义的理解,“作为一种自我提醒,就是说你要谨慎,你要小心,务为谨慎,③,得放手时且放手,应回头时猛回头”。我认为,对秦可卿的话应作存在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理解。秦可卿发出的是现实主义警示,一方面提醒王熙凤物极必反是天地间不可改变的铁律,另一方面也告诫自己根据这一铁律为贾家长富久安而积极地出谋划策。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对联,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D.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真是豪盛之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1.①物极必反???②周而复始(循环往复)???③适可而止(恰如其分)2.A3.①改句只是表达了豪盛这一基本意思,原句除此之外,连用两个意象,对豪盛之态有渲染夸张的效果,更生动形象;②原句用两个成语作修饰,较之改句齐整有韵律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强调课题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故可用“物极必反”。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②处,语境强调荣辱自古会反复,故可用“周而复始”或“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去而复来。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③处,语境强调做事要适度,故可用“适可而止”或“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由“小说一开始就宣称:红尘事物‘瞬息间则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可知,对联要体现物极必反,万境归空的规律。

A.意思是:以后还不会完全走入绝境、尚存余地情况下,人总是想不起应该收手不再贪婪。只有走投无路才想起来回头是岸。

B.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

C.意思是:看惯了平淡的颜色,才知道繁华的鲜艳。愁事多了,你的脸上怎么可能没有岁月的痕迹。

D.意思是:春恨秋悲这些对季节的情感不过是自己的心情决定的罢了,我这花容月貌又是为谁而美,却无人欣赏?

BCD对联内容与“物极必反,万境归空”无关。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用两个成语“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来作修饰,连用两个意象,对豪盛之态有渲染夸张的效果,更生动形象,较之改句“真是豪盛之极”齐整有韵律感。且改句只是表达了豪盛这一基本意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热了,我只爱吃冷的。”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甲)”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乙)”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两阵罢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

4.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中“你”和“他”独特的表达效果。(3分)

5.文中甲、乙两处的感叹号均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6.文中句式灵活多变,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4.“你”和“他”都是代词,表达表面上分别指雪雁、紫鹃,实际上分别指宝玉、宝钗,这里黛玉表面责怪的是雪雁听紫鹃的话,实际上是在责怪宝玉听宝钗的话,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当时黛玉对于宝玉、宝钗关

文档评论(0)

135****65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