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有开放性思维.docx

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有开放性思维.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有开放性思维

?

?

吴迎秋

上周,应日产汽车公司邀请,包括寰球汽车在内的中国媒体前往日本日产总部,体验了其独一无二的“e-POWER”智充电动技术,并试驾搭载了“e-POWER”技术的车型,感觉耳目一新,对日产汽车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创新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中国,对很多人来说,日本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代表无非就是丰田的混合动力“普锐斯”、日产汽车公司的纯电动车“聆风”,很少有人了解还有一个“e-POWER”。更何况,在中国只有纯电动、氢动力、插电混动才算新能源汽车,其余的则被列入“节能汽车”而不能享受政策补贴。丰田“普锐斯”来到中国这么多年,始终火不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混合动力。日产的“e-POWER”即将来到中国市场,其身份怎么判定,将决定它在中国的命运。日产方面表示,至2022年,将有20款包括采用纯电动、e-POWER的车型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那里投产。此次日产汽车公司邀请中国媒体专访,可视作为还未被大家熟知的“e-POWER”技术作传播铺垫。

“e-POWER”是个挺专业的名词,日产方面解读为“智充电动技术”。其技术概念源于大名鼎鼎的纯电动车“聆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曾将它作为电动汽车的样本研究推广。当年只要说电动汽车,没人不知道“聆风”。“e-POWER”沿袭了100%电动机驱动的核心概念,所不同的是它采用汽油发动机提供电能,然后再通过电机驱动行驶。这项技术在2016年开始搭载在日产“Note”这款车上,第二年又装在了“Serena”车型上,没想到在日本市场大受欢迎。据资料显示,2018年“Notee-POWER”成为同类“产品”注册销量第一,“Serenae-POWER”为小型面包车第一。两年内共累计销售超过27万辆。日产汽车负责研发的常务董事赤石永一说,正因为如此,日产汽车想到了要在全球推广“e-POWER”技术。

日产的这个全球化动作意味着还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讲出它的特点。在这方面,中国比其他国家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在我看来,“e-POWER”技术应该算作新能源汽车探索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独到的解决方案。当前,在大家已经对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相对了解的基础上,找出它与这两种技术间的异同点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搭载“e-POWER”技术的车型与纯电动汽车比较,应该是一款“不用充电的电动汽车”。

中国在推广电动汽车上下了很多力气,也有了不小的市场进展,增幅每年都达到了三位数以上。但普通消费者对里程焦虑、电池安全性还存在不小的顾虑。电池能量密度不够,充电难叠加在一起放大了这种顾虑。而从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这对矛盾的解决方案有待提高,很难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这个时候,e-POWER技术采用汽油机发电,无需充电的特点在消费者那既讨巧又能打动人,这也是我认为e-POWERE中国可能有机会的一个关键。同时,e-POWER技术与混合动力相比,一个是电驱动,一个是汽油机驱动,由于是电驱动,通过控制加速短板,可实现车速控制。除此之外,它可以将汽油发动机运转的时间缩短到50%。

日产方面介绍,e-POWER在节能性上还略优于混动。这也让日产看到了在中国不同于混合动力命运的可能。为了展示这些技术特点,日产方面在位于横滨附近的追浜工厂测试场进行了专业的对比试驾。媒体的反响普遍不错,一致认为e-POWER技术有别于大家普遍接触过的别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应该可以介绍给中国的消费者。

其实,说e-POWER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中国会遭到质疑的。这是由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改革决定的,也是我愿意特别说明的问题。

推动新能源汽车核心目的之-是为了节能减排,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在节能减排上做到比传统燃油车好都应该鼓励。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个点上,中国与别的国家不尽相同,从管理和政策上鼓励将纯电动与混合动力区别对待。这固然有中国的国情和自身行业的特点。但是,经过几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实践看,目前完全解决节能减排的成熟技术并没有出现。特别是当德国大众出现了柴油车排放造假的丑闻后,我们更相信,当前的各类技术谁都不敢说最终一定走得通。

前不久中国出现的所谓水变氢汽车闹剧,就是因为大家还是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一个具体的技术点上。越来越多的事实都说明了,与其将节能减排寄希望于某个技术,不如将它看成是一种系统解决方案。这是本质上的認识改变,需要在更深层方面、更广范围内去思考协同发展,一步一步来,一个一个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技术和方法路径都要一视同仁。

就e-POWER这项技术来说,还有一个着眼点值得一说。在回答记者“为什么产生这样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这个问题时,日产方面说到了其中有“成本考虑的因素”,e-POWER中许多结构和部件能够与“聆风”实现共享,这应该说到了另一个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