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解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千古一虹

——安澜索桥

①由秦堰楼俯瞰而下,横跨岷江的安澜索桥就像一条拴连内外江的粗壮绳索,透过秦堰楼的飞檐斗拱,

它孤立地悬于波涛汹涌的宽阔江面上,显得古意而单薄。

②这架看似简陋而粗犷的桥,堪与赵州桥齐名,系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赞誉为“巧思高艺”的中

国五大古桥之一。只是今天的安澜索桥,已非旧物,而是20世纪70年代因修建外江江闸,将索桥从鱼嘴

位置下移百米,并改竹索为钢缆,改木柱桥墩为混凝土桩,改平房式桥头堡为大屋顶双层桥头堡,桥身也

由原来的500米缩短为现在的261米,即便如此,重建后的安澜索桥,依然如飞虹挂空,形式别致,风采

依旧。

③过去的安澜索桥是何容貌,今天我们只有从一些残存的老照片里寻找它的踪迹。1905年,日本学者

山川早水来到都江堰,用相机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安澜索桥的最早影像。之后,德国建筑师、美国学者、美

国探险家以及人文摄影家庄学本、孙明经等先后来到这里,从不同角度拍摄安澜索桥。从中可以看出,至

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安澜索桥,都还是以木桩桥墩为承托、以24根粗大竹缆横挂江面为桥梁、以

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

④这样的风貌,与宋代大诗人范成大的描述几乎一致:“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

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

于半空……”不同的是,范成大时代的索桥桥面为“竹笆”而非木板。

⑤范成大还记述了行进桥上的惊险,“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又须

舍舆疾步,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色。”尤记起我从鱼嘴分水堤到二王庙踱步索桥的情形:踏步上桥,

那桥就晃悠起来,及至江心,或许是因为索桥上如织游人的步伐,桥的晃悠变为剧烈的晃荡。

⑥明末农民战争的战火从陕北迅速烧遍了四川,在这场战争中,安澜索桥亦未能幸免。战火中的安澜

索桥几乎焚毁殆尽,由于重建索桥需要巨大的物力人力,人们只好在索桥原址搭建渡口,用木船以渡两岸

交通。然而江面宽阔,恶浪滔天,船渡两岸,犹如虎口脱险,所以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

1

中考语文

说。

⑦险象环生的船渡最终以一场惨烈的悲剧收场。清嘉庆八年(1803年)五月十五日,满载行人的渡船

没躲过侥幸,被湍急的浊浪掀翻,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没有触动官府,却让一位“素行好义”名

叫何先德的私塾先生站了出来,下定决心,重建索桥。他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

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在他的带动下,重建工程终于在次年五月动工开建了。但桥尚未完工,两

个樵夫不听劝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这让因建桥而丧失利益的渡口“把头”找到报复何先德的理由,

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为民建桥日夜操劳的何先德不得已而含恨九泉。失去丈夫的何妻杨氏强压

悲愤,继承夫志,在四方百姓的辅助下,最终完成了索桥的修建。桥成,两岸百姓狂澜安渡,取名安澜桥。

人们感念何氏夫妇的善举,安澜桥在民间更多地被称为“夫妻桥”“何公何母桥”。

⑧今天,人们在安澜索桥的桥头专门塑有何氏夫妇立像。成千上万的游客是否也感受到何氏夫妇那颗

被巴金先生赞誉为“温暖”的心?

(选自《天府广记》,有删改)

1.文章第④⑤两段均引用范成大的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概括两处引用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第④段引用范成大的话描述的是过去的安澜索桥的形貌、构造,是对第③段的内容进行补充,使

文章更具权威性性;第⑤段引用范成大的话描述的是行进安澜索桥上的惊险,是对本段“我”行走桥上的

亲身经历的补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文章第④⑤段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需要回答说明方法的

作用。第④段引用范成大的话“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

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是对第③段描

述的安澜索桥的风貌的补充印证,表达效果上,使说明更具权威性;第⑤段“范成大还记述了行进桥

文档评论(0)

151****98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