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第1页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
分析与优化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低温能源利用方式,即低温热能-
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热电联供并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文章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建立了系统
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内部传热、传质、传动过程,得出了系
统的理论性能曲线。接着,通过实验验证,确定了系统关键参
数,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良好的热电转换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可以作为低温热能利用的一种新型方式。
关键词: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分析;
优化
1.引言
低温热能是一种常见但被广泛浪费的能源形式,例如地表水、
地下水、大气水蒸气等,其温度范围通常在0~70℃之间。传
统的低温热能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低效的直接蒸发或间接蒸发
方式进行,使得其潜在的能源价值严重受限。
冷能则是一种相对较为稀缺的能源资源。目前主要通过制冷剂
或者利用环境温度差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获取。然而,这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第1页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第2页
些方式存在着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能量和材料消耗、成本
高等不利因素,使得冷能的利用受到了限制。
为了充分利用低温热能,缓解冷能的短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低温热能利用方式——低温热能-LNG冷
能双级发电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低温热能驱动气态LNG制
冷机,使其产生冷能,并通过再次加热LNG产生动力,从而实
现热电联供。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低温热能的利用效率,而且
可以大幅度减少LNG制冷机的能量消耗,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2.系统工作原理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由低温热源、LNG制冷机、热
机和发电机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低温热源通过换热器
预先加热LNG,使其升温至0℃以上,同时低温热源本身的温
度下降一定值。然后,经过减压膨胀阀的降压作用,LNG瞬间
膨胀,产生强烈的蒸发冷却。冷却后的LNG进入制冷机蒸发器
中,通过拉伸制冷循环的方式进行制冷,将热能再次转化为冷
能。制冷后的LNG再次通过换热器与低温热源进行热量交换,
使其温度再次升高。
在LNG制冷机内部,LNG的制冷循环采用干式压缩方式,压缩
机工作过程为膨胀、压缩、冷却和排气等四个步骤。通过LNG
的制冷循环,制冷机可以从外部取得低温热源,产生冷能,并
将电力输出到外部电网。
3.系统模型建立与理论分析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第2页
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第3页
为了实现对低温热能-LNG冷能双级发电系统的系统性建模和
分析,本文基于热力学琐碎平衡理论和数学物理方程建立了系
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内部传热、传质、传动过程,得出
了系统的理论性能曲线。
4.系统关键参数实验验证与优化
为了验证系统理论性能和分析结果,本文设计了实验,通过实
验测得了系统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功率等,并对系统
的参数进行了优化。
5.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本文发现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利
用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可以作为低温热能利用的一种新型
方式。但是,由于LNG的成本较高,系统开发的经济性仍有待
进一步研究。
6.结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