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初三语文9月份测试卷(无答案).docxVIP

2024年上海市初三语文9月份测试卷(无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档生成标题2024上海初三语文9月份考试卷无答案主要内容文章概述了2024年初三语文9月份考试的题目及评分标准考生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理解试题的含义,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确保答案的正确性100字以内的摘要简述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描述读者通过这次考试的收获,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110字以内的摘要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简单介绍提供一些与文章相关的信息和启示希望这个回答能满足您的需求如

2024初三语文9月份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予独爱______________……(周教颐《爱莲说》)

4.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1题。(22分)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暗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英君。是进亦忧,退亦恍。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丙]

庆历中,劫益张海横行数路,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市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海悦径去,不为暴。

事闻,朝廷大怒。时范文正公在政府,富郑公②在枢府,郑公议欲讲仲约以正法,范公欲宥③之,争于上前。

富公曰:“盗贼公行,守臣不能战,不能守,而使民醵④钱遗之,法所当诛也;不诛,郡县无复肯守者矣。闻高邮之民疾之,欲食其内,不可释也。”范公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又路之,此法所当诛也。今高邮无兵与械,虽仲约之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小民之情,得醵由财,而免于杀掠,理必喜之,而云欲食其肉,传者过也。“仁宗释然从之,仲约由此免死。

[注释]①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②富郑公:指富强,与范仲淹同朝为官。③宥:赦免,宽恕。④醵(jù):泛指凑钱,集资。

5.甲词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乙文节选自《_____》。(2分)

6.解释乙文和丙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吾谁与归()???????

(2)市牛酒(??????)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

(2)海悦径去,不为暴。

8.丙文中,范仲淹认为“事有可恕”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下列乙文中的话,能和甲诗所表达的情感对应的是:(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

C.后天下之乐而乐??????????

D.微斯人,吾谁与归

(2)结合乙文和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__________。(3分)

A.能言善辩、仗义执言的人?

B.多愁善感、忧国忧民的人

C.抱负远大、实事求是的人?

D.胸襟旷达、深谋远虑的人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5分)

精神拾荒三步曲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