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市政工程质量员试题及答案
一、多选题
1、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B、
E)
A、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B、钢筋接头宜采用绑扎连接
C、钢筋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
D、钢筋接头应优先选择点焊
E、钢筋接头应优先选择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2、水泥稳定土中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A、C、D)
A、初凝时间大于3h
B、终凝时间小于6h
C、有出厂合格证
D、复验合格
E、安定性合格
3、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
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
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A、B、C、E)
A、订购合同
B、质量合格证书
C、性能检验报告
D、资质证书
E、使用说明书
4、城镇道路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
置和高程。(A、B、C、D)
A、中线位置
B、高程
C、横断面图式
D、附属结构
E、纵断面图式
5、给排水管道工程中,土方分部工程包括分项工程。(A、C)
A、沟槽土方B、沟槽支撑C、基坑土方D、沟槽开挖E、沟槽回填
6.沟槽的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等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施工安全和环
境保护要求。(A、B、E)
A、工程地质条件B、施工方法C、进度计划D、机械设备E、周围环境
7、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C、D)
A、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
加2m计
B、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
2m计
C、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
2m计
D、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
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E、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
加2m计
8、砌筑雨水口应符合:(A、B、D、E)
A、雨水管端应露出井内壁,其露出长度不应大于2cm;
B、雨水管穿井墙处,管顶应砌砖券;
C、雨水口井壁要用水泥砂浆抹面;
D、井底应采用水泥砂浆抹出雨水口泛水坡
E、雨水口井壁,应表面平整,砌筑砂浆应饱满,勾缝应平顺
9、钢筋商品混凝土管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圈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A、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B、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
C、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
D、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2个
E、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3个
10、工作井的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
A、宜选择在管道井室位置
B、便于排水、排泥、出土和运输
C、尽量避开现有构(建)筑物,减小施工扰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D、顶管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E、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邻近建(构)筑物、地下与地上管线情况,以及
结构受力、施工安全等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简答题
1、钢筋商品混凝土管安装时,刚性接口的强度符合?
答:1)应在实验室内经试配检验抗压强度、坍落度、含气量等配合比设计的各
项指标,并根据结果进行配合比调整;
2)实验室的基准配合比应通过拌合机实际搅拌检验,并经试验段的验证;
3)配合比调整时,水灰比不得增大,单位水泥用量、钢纤维体积率不得减小;
4)施工期间应根据气温和运距等的变化,微调外加剂掺量,微调加水量与砂石
料称量;
5)当需要掺加粉煤灰时,对粉煤灰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的其他相关要求应参照
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的有关规定
执行。
2、顶管法施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顶进方法比选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
2)顶管机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3)工作井位置选择、结构类型及其洞口封门设计;
4)管节、接口选型及检验,内外防腐处理;
5)顶管进、出洞口技术措施,地基改良措施;
6)顶力计算、后背设计和中继间设置;
7)减阻剂选择及相应技术措施;
8)施工测量、纠偏的方法;
9)曲线顶进及垂直顶升的技术控制及措施;
10)地表及构筑物变形与形变监测和控制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