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2】郁正民:郁达夫百年祭语.pdf

【专栏12】郁正民:郁达夫百年祭语.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栏12】郁正民:郁达夫百年祭语

【“纪念抗日英烈郁达夫”专栏编者按】

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

柱。”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

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

名字。”自1985年在北京和富阳两地举行纪念郁达夫先生殉难四十周

年座谈会以来,郁达夫烈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在抗战胜利的纪念日

里,我们特别推出了历年来郁氏后人及家乡人民的纪念文章,以资更

好地体现“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断地去拥护、爱戴、崇仰”的理念。

郁达夫百年祭语

郁正民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也是中国经历八年抗战

胜利五十周年。故乡浙江富阳郁达夫研究学会的同志,约我赶写一篇

纪念缅怀的文章。作为郁达夫的女儿,我想光是谈一些家庭琐事,太

没有意思了。故根据我过去搜集的一些资料,选了父亲在抗日战争中

发生的几件事来作些介绍。这是因为,所述的这几件事对我的印象特

别深刻,而且其中的有些当事人乃至他们的后裔,与我保持一定的联

系。介绍的目的还在于,体现了郁达夫的政治态度和对朋友的诚挚友

谊,以便让天下后世从另一个侧面,看到郁达夫丰满的血肉之躯。

《郁达夫之死》电视剧问世,从画面上看到先父遇难惨状,使我

悲愤填膺,泪流滚滚!有感而写诗数首于本文最后一节,作为对先父

的悼念和家祭。

一、郁达夫与战时的史迪威

一九三八年八月,郁达夫应郭沫若之邀,到武汉出任政治部第三

厅设计委员。四月七日李宗仁将军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前线取得台

儿庄大捷。四月十七日郁达夫等四人组成政治部代表团,与盛成等人

组成的全国文协代表,离开武汉前往徐州前线劳军。

郁达夫等抵达徐州后,下榻花园饭店。此时,美驻华领事馆武官

史迪威上校也赶到了徐州,与郁达夫、盛成同住一个旅馆。他是专程

前来调查台儿庄大捷经过的。但他到了徐州后受到阻止,无法前往台

儿庄,原因是鉴于有几位意大利记者到前线窃取军事情报,政治部已

下达密令,禁止外国记者和军官到前线去。

四月二十三日早晨,盛成在园子里遇见史迪威。得知史迪威的困

难后,便找郁达夫商量。郁达夫认为此事至关重要,立即拉着盛成去

见李宗仁向他反映史迪威的要求。李宗仁十分高兴,在郁达夫和盛成

陪同下,当天就会见了史迪威,并在政治部正式代表郁达夫的默认答

应了史迪威去台儿庄考察的要求。

在考察中,史迪威为中国军队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所感动,相信

中国将在坚苦卓绝的对日战争中取得胜利。他决定起草一份详细的视

察报告,向美国国内介绍中国台儿庄大捷的战绩。正是由于郁达夫的

当机立断,促成了史迪威和李宗仁的见面和随后的台儿庄之行。并使

史迪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详细报告,从而在美国政府

和军方中引起强烈反响,开始重新考虑对中日站战争观望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开辟了滇缅公路,物资、药品由国外源源不

断地输入内陆和前线。曾经把这条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郁达夫为抗战作出了特特殊贡献,最后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二、郁达夫和一位奥地利艺术家的友谊和交往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星洲日报》“晨星”栏中,发表

了署名郁达夫的这样一篇文章。介绍雕刻家杜迪希(KarlDuldig)。

雕刻家杜迪希,本来是奥国维也纳人,今年三十七岁。去年,反

犹艺术的魔王希特勒并吞了奥国之后,我们的这一位艺术家,也就和

许多的其他犹太系艺术家一样,被放逐到国外来了。他进的学校是维

也纳的那一个有名的造型艺术院。在学时,他就是一个有名的运动家。

身体结实,感情丰富,以他的那一种体魄,若叫他挥动斧凿,向大理

石花岗石的细致的凝合体里下起手来,自然会有绝好的波纹线条,迎

刃而出现;他实在是一位天生成的雕刻家。

杜迪希是个不平凡的人,心地善良,他虽曾遭受侵略者给予许多

痛苦,然而仍不厌恨任何人。他说:“我不愿使我心中存有厌恨他人

的意志,我常爱好所会见到的人。因为我感觉到,厌恨’这种情绪是

不文明,不进步的表现。”

杜氏一家于一九三九年冬天到新加坡的。第二年秋天,九月一日

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四○年秋,杜氏一家来到了澳洲。走以前,

郁达夫为杜氏一家饯行,饭后还写了送行的诗句:

烽烟迷宇宙,此去复何之?

客里难为别,相期会有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