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事故案例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筑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作者:佚名时间:2008-7-30阅读量:1979

摘要:最近几年来,在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作中,我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

例。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

检测等各方面。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质量事故实例

案例一:

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托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具体的勘察。工程

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一年后在未

曾运用之前,相继发觉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

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后来经细致视察分析,

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峻的地基不匀称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

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具体的补勘。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

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殊松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

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

均产生了严峻的地基不匀称沉降,均须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

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状况。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

(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

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

出其承载力为100kN,Es为4Mpa.设计单位依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

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左右。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

入正常运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

损失329万元。

案例二

某市一商品房开发商拟建10栋商品房,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纳振动沉管

灌注桩,桩尖深化沙夹卵石层500以上,按地勘报告桩长应在9~10米以上。该工程振动沉管灌

注桩施工完后,由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采纳低应变动测方式对该批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并

出具了相应的检测报告。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主体施工,个别栋号在施工进行到3层左右时,

由于当地质量监督人员对检测报告有争议,故经探讨确定又从外地请了两家检测机构对部分

桩进行了抽检。这两家检测机构由于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未刚好发觉问题。后经省建筑

科学探讨院对其检测报告进行了审核,在现场对部分桩进行了高、低应变检测,发觉该工程振

动沉管灌注桩存在特别严峻的质量问题,有的桩身未能进入持力层,有的桩身严峻缩颈,有的

桩甚至是断桩。后经查证该工程地质报告显示,在自然地坪以下4~6m深处,有淤泥层,在此施

工振动沉管灌注桩由于工艺方面的问题,简单发生缩颈和断桩。该市检测机构个别检测人员

思想素养差,一味地迎合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桩长(施工单位由于单方造价报的低,常常利用

多报桩长的方法来弥补造价),将砼测试波速由3600米/秒左右调整到4700~4800米/秒,个别桩

身经实测波速推定桩身测试长度为5.8m,而当时测试桩长为9.4m,两者相差达3.6m.这样一

来,原本未进入持力层的桩,严峻缩颈桩和断桩就成为了与施工单位记录桩长一样的完整桩。

该工程后经加固处理达到了要求,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

某市一开发商修建一商品房,为了追求较多的利润,要求设计、施工等单位按其要求进行设

计施工。设计上采纳底层框架(局部为二层框架)上面砌筑九层砖混结构,总高度最高达33.3m,

严峻违反国家现行规范〈建筑抗设计规范〉GBJ11-89和地方标准〈四川省建筑结构设计统

一规定〉DB51/5001-92的要求,框架顶层未采纳现浇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

不匀称,在较大洞口两侧未设置构造柱。在施工过程中六至十一层采纳灰砂砖墙体。住户在

运用过程中,发觉房屋内墙体产生较多的裂缝,经检查有正八字、倒八字裂缝;竖向裂缝;局部

墙面出现水平裂缝,以及大量的界面裂缝,引起住户剧烈不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00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