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1单元 第一课时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ppt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1单元 第一课时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向二名誉权、隐私权典例2(2023山东卷)某校一个学习小组围绕“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资料。某地保障房主管部门拟公示信息申请人员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所在地、家庭人口情况、家庭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申请住房门牌号申请结果信息:申请人员的摇号结果、配租结果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修订)第十九条:“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五十一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处理好政务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说明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答案在政务信息公开时应对涉及公民隐私的个人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权益的平衡。政务信息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提高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对公民隐私信息去标识化,是政府贯彻依法治国要求的体现,有利于推进法律实施,保护个人隐私权。变式训练2张某等人因不满某商家的“剧本杀”游戏服务,上网发布恶意“差评”。该商家遂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与张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记录、游戏包厢监控视频录像片段、微信个人账号信息,还称“可向公众提供全程监控录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商家公开消费者包厢内监控录像,构成对消费者名誉权的侵害②张某等人发布的恶意“差评”超过正当的界限,侵犯商家的名誉权③商家未经张某同意公布其微信个人账号信息,侵害了张某的个人信息权益④张某若就商家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需对商家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解析消费者在经营者提供的包厢内的活动具有私密性,商家公开消费者包厢内监控录像,构成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害,未侵害消费者名誉权,①错误;消费者有权对商品或者服务予以评价,但恶意“差评”超过正当界限的,侵犯了商家的名誉权,②正确;商家未经张某同意公布其微信个人账号信息,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侵害了张某的个人信息权益,③正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因此张某若就商家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张某不需要对商家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④错误。本课结束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夯实必备知识1.民法内涵: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1)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要素含义具体内容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物、行为、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人身利益等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通常是对等的归纳提升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3.民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道德滋养法治: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3)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4.民法的基本原则必要性①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②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③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