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2023年高考热点主题素材.pdfVIP

专题01 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2023年高考热点主题素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1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2023年高考热点主题素材--第1页

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精选标题

《文化兴盛,激活现代中国之魂》

《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

《腹有“文明”气自华》

《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莫将文化传承束之高阁》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

《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

《共飨文明之光厚植文化自信》

名言金句

1.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4.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

5.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7.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张涛甫)

8.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柴静)

9.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重回汉唐》)

10.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

在。

典型人物

掬水邀月,敲瓦听雨,余音绕画梁

本期人物:余光中、叶嘉莹、王佩瑜

自大禹熔铸九鼎、孔子韦编三绝至蒙恬造笔、蔡伦造纸、毕昇胶泥刻字;从神鬼异说染旧作新、琵琶

筝枞雅音传世到雪泥鸿迹墨印流芳、牡丹亭内一曲惊梦,随着时代的更迭迁变,文化传承的方式也愈发多

样,诗文、书帛、古物、乐技、唱词…….唯有一点矢志不变,那便是作为传承人的包容、接续、吐故纳新。

文化的传承,仰赖于自发的坚守,亦仰赖于我们对永恒绚烂的生命主张的追求,对民族、对文明、对

自我的凝望与审视。时光知味,岁月沉香,这一程山拦水阻,但只愿矢志不忘。

文化的传承,有其不同的内容,也有其不同的形式。但不管是叶嘉莹、余光中还是王硐瑜,我们都能

看到她们那一颗赤诚而火热的承继与播洒之心,在诗歌里,在文章中,在舞台上,在举手投足间,在回眸

沉思里。(来源:纸条)

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

专题01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2023年高考热点主题素材--第1页

专题01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2023年高考热点主题素材--第2页

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

笔”。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

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

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

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

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余光中的文字有着独特的魅力。他写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

吐,就半个盛唐”;写李广,“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他的蹄音敲响大戈壁的寂寂”。

有评论认为,余光中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比喻奇特,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1941—1945年就读于辅仁大学国

文系(1952年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加拿

大皇家学会院士。

众多身份中,若让叶嘉莹选一个自己最喜欢、最看重的,她一定会选择“老师”这个普通的称呼。“我

天生就是要教书的”,这一句在回忆录《红蕖留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话贯穿着叶嘉莹起承转合、一世多艰

的人生,学为人师,九畹滋兰始终是她内心的坚守。

2021年2月17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