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讲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3

考点一海-气相互作用3

知识梳理3

知识点海水温度3

核心突破6

考点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6

题型0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9

考点二环流异常(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10

知识梳理10

知识点1沃克环流10

知识点2厄尔尼诺现象12

知识点3拉尼娜现象14

核心突破16

考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16

题型01厄尔尼诺现象18

题型02拉尼娜现象18

热点应用19

01德雷克海峡的开关效应19

02北极涛动与南方涛动21

03北极放大效应24

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点提取

2024浙江1月卷,24-25题,4分,以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

海-气热为情境,海-气间热量交换

量交换2023重庆卷,15题,3分,表层海水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气间热量交换

2023广东卷,19题,10分,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先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

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及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8千年支持的理由,海-气间热量交换

厄尔尼诺2023河北卷,10-11题,6分,上图反映该年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出现及赤道附近中、

与拉尼娜东太平洋此现象发生时易出现,拉尼娜事件

2023北京卷,5-6题,6分,由图可知及该地最可能位于,厄尔尼诺事件

命题趋势:近三年考频较低,难度较小,主要考查海-气间热量交换及环流异常对气候的影响的基

础知识。本节内容往往通过结合图表,考查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一海-气相互作用

知识点海水温度

(1)概念

海洋与大气边界上的动量、热量、物质的交换,以及这些交换对大气、海洋各种特性的影响,被统称为

海—气相互作用。

(2)海—气间的物质交换

海洋和大气间的物质交换是多相的,既有液态的物质交换,也有气态的和固态的物质交换。

①海—气间液态的物质交换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与水温相关。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

也越大。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产生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

②海—气间气态的物质交换

对气候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的交换。

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着全球气温和大气环流过程。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还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

产生的影响: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

【知识拓展】全球碳循环系统中,海洋的作用比陆地更为重要。

海水通过与大气的接触,直接溶解大气中的CO,海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体内。2

被海洋生物固定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生物呼吸作用和残体分解释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形成碳酸盐和有

机碳(煤石油天然气)短时期不再参与地表碳循环,从而降低了表层海水中CO的含量,有利于海洋表层从大2

气中吸收更多的CO,对海洋和大气的CO₂平衡产生重要影响。2

若地球表面温度增高,海水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涂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小学、初中及高中各学科试卷试题,期盼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助力大家的学习之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