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pdfVIP

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第1页

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用于疾病病原学

诊断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在充分

复习文献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编写本专家意见,旨在规范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检测过程,提

高对感染性呼吸道标本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对各种检验方法的结果

判读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多种

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因

致病原、感染部位、被感染人群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情况不同而表现

各异。近年来,由于耐药菌逐渐增多、人口老龄化及免疫缺陷人群数

量的增加,使得感染性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因病原学诊断延误或无法

确诊,临床有时难以实现精准治疗,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甚或导

致未知病原在易感人群中的传播扩散。另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相对

盲目,易发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或滥用,诱发病原菌出现耐药、广

泛耐药甚至全耐药,给治疗造成更大的困难。

近年来,除了常规的涂片、病原培养及胶体金法以外,诸如核酸分子

扩增、生物芯片、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等新的病原学检测技术和

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致病原(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检

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第1页

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第2页

出率。这些检测方法具有高通量、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的特点,但同

时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并受操作技术和临床因素的影响,需要对

其结果进行谨慎解读。为此,本专家意见编写组在充分复习文献和国

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专家

意见,旨在规范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及检测过程,提高对感染性

呼吸道标本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提高临床医生判读相关检测结果的

能力。

一、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标本的采集方法

病原学检测标本的采集方法可分为非侵入性和侵入性,前者创伤小,患

者易于接受,但容易受到上呼吸道定植菌群的污染;后者为有创性操

作,从生理状态下相对无菌的部位取材,对诊断意义更大,其中组

织活检标本是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

选择最有效的采集方法,首先选择非侵入性方法(无创或微创检查),

在非侵入性方法不能确诊时,在高度疑诊的情况下选择有创检查方法。

应对标本采集者进行培训,并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质量控制,以提高

标本的质量,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呼吸道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

法见表1[1,2,3,4,5,6,7,8,9,10,11,12]。

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第2页

2022成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专家意见(全文)--第3页

二、标本的运送、储存与预处理

1.标本运送和储存原则:

(1)标本标签准确且申请单信息完整,应将标签贴在容器上,而非容

器盖上[13,14];(2)严格无菌操作[7];(3)尽快送检标本,应在采

样后2h内送达实验室,样本量少的标本应于30min内送检,避免标

本干涸[7,15];(4)对一些特定的病原体,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标本

进行保存和运送,并及时进行检测。不同病原体检测标本的采集和转

运原则见表2,不同类型标本采集量、保存和转运时间见表3。

2.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检测方法: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进行质量控制,合格的标本应尽可能短期内送检。

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常

文档评论(0)

wangzex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