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05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目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6
真题·实战演练10
1.【选官制度】隋唐以后,社会精英们大多脱离土地,搬入城市居住,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产,死后
也不再归葬故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安土重迁观念减弱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选官任官制度变革D.农业赋税负担沉重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隋唐(中国)。据材料可知,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垄断,社会精英们通过
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导致他们脱离土地,搬入城市居住,C项正确;小农经济下整个社会依然存在安土重迁
思想,材料只是精英阶层的变化,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是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排除B项;赋税沉重与否对精英阶层的影响并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2.【选官制度】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须参加吏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授官。考核的项目是“身
(体貌丰伟)、言(言词辩证)、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这一举措()
A.实现了公正选拔人才B.有利于提升员官素质
C.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D.掀起了民众健身热潮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考试及第之后,还需要吏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才能授予
官职,说明对官员的要求在提升,客观上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升,B项正确;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员官素质,
但不能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排除A项;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C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C项;
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员官素质,掀起了民众健身的热潮,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3.【选官制度】西晋后期,高门士族“贱经尚道”,推崇“放荡越礼”,这种价值观成为中正论人的标准。
东晋至南朝,士风转向崇尚文学。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说:“近世取人,多由文史。”该变化说明()
A.社会阶层流动加快B.九品中正制度已经瓦解
C.士林舆论影响选官D.儒学正统地位得以重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
据材料,西晋时期,高门士族推崇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成为选官的标准。东晋至南朝,
士风转向崇尚文学,选官也标准也向看重文史的方向转变。表明士人阶层的文化风貌和舆论影响选官标准,C
项正确;材料提及士人阶层精神风貌的变化,未提及士族衰落,寒门子弟跻身官场,不能反映社会阶层流动
情况,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到隋唐时期才被科举制取代,排除B项;
西晋后期,高门士族“贱经尚道”,但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没有出现儒学正统地位丧失和重建的过程,
排除D项。故选C项。
4.【中枢政务机构】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而自己封拜官职时,因自感心怯和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
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成为“斜封墨敕”,
此途径所封官员时人称为“斜封官”。这反映了()
A.中枢制度有一定的通融性B.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
C.专制皇权凌驾于百官之上D.中书门下不具约束性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题意可知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依然可以自封拜官,这体现出中枢制度与专制
皇权之间具有某种通融性,而不是权力分割的绝对性,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与史实相反,排
除B项;题干中材料侧重对封官制度的考证,“专制皇权凌驾于百官之上”与之不符,排除C项;“中书门
下不具约束性”说法与题干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 第0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