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正蒙·太和》解读.pdf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载《正蒙·太和》解读

张载《正蒙·太和》解读

《太和》是张载《正蒙》一书中的第一篇。张载以《太和》为

《正蒙》的首篇,是有深意的。他是要以“气”为最原初的统一状态

来论定“气”含能动之性,以“气”自身所有的能动之性为“气化”

之源,来建构其“气化”论思想体系。后来,王夫之十分推崇张载的

《太和》篇。认为《太和》篇“首明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

所自受。而作圣之功,下学之事,必达于此,而后不为异端所惑”。

在张载的哲学中,关于“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

受”,都是以“气化”论来阐释的。而张载对“气化”的理解,则同其

“太和”观念关联。张载哲学,就其思想资源而言,不少来自《易

传》。“太和”的观念,可以说就来自《易传》中“保合太和”的讲

法。在中国哲学史上,“和”的原初的义蕴当是多样的统一。《国语》

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是强调“和”乃多样的统一。“太和”

当是对“和”的状况的一种描述。《国语》中论“和”,已有“和之

至也”之说。王夫之认为,张载所说“太和”也是说“和之至也”。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张载所谓“太和”是指“气”的至上的统一,原

初的统一。张载在自己的哲学中,从“太和”讲起,是要从“气”的

至上的、原初的统一状态讲起,肯定“气”即使在“太和”的状态中,

仍然包含对立,自身具备能动之性。这种观念,对于张载以“气化”论

释天道性命、人伦物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太和》篇在张载的

“气”学论著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张载的著作十分难读。

下面我们具体解读张载的《太和》篇,以求对张载的《太和》篇“解

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

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太和所谓道”一说,注家历来语焉不详。

此处若仅从字面上看,“太和”乃至上之和,描述的是“气”存在的

一种状态;“道”是法则。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即释“太和”

为“和之至也”,释“道”为“天地人物之通理”。但是,这样从字面

上理解,联系到后文讲则不妥。实际上,要正确理解张载此说,应当

注意两方面的视角和两种思路:一是张载所谓“太和”是指“气”,

或说指“气”的一种状态;张载所谓的“道”则是指“气”运行变化

的过程。张载在《正蒙》中对“道”与“理”的规定是有区别的。所

谓“理”是指“气”聚散变化的过程中“顺而不妄”,“道”是说

“气”自身所包含的阴阳之间“推行有渐”。二是张载编定《正蒙》

时,曾“效《论语》《孟子》,篇次章句,以类相从,为十七篇”②。

张载论“太和”,“太和”为“气”,同时也是《正蒙》第一篇的篇

名。注意到这种不同的视角之后,可以看到张载所讲的“太和”、“道”

等都是对“气”本身的状态、性质、特征的描述,张载使用这些概念

层次、范围有所不同,但都在同一个序列之中,都是统一的。基于这

种认识来看张载“太和所谓道”,及其接下来的论述,其大意应当是:

《太和》所说的“道”,是指“气化”的过程。“气”自身即含有

“浮沉”、“升降”、“动静”之间相互感应的性能,这种相互感应

的性能,是产生“”、“相荡”、“胜负”、“屈伸”等不同形

式的“气化”运动的最初的原因。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说,张载的这

一论述,是要肯定作为“太和”状态的“气”的存在仍是一个过程,

其自身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能,是“气”自身以不同的形

式运行变化的始因。③

“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

者坤乎!

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不足谓之

太和。”

“来”为“气化”之始,“究”为“气化”之终。“其来也几微

易简”,是说“气化”开始时是一气之内的阴阳之间相感相应,并未

“气化”成物(几、微是就“气化”的原因状态说的),“其究也广

大坚固”,是说“气化”中“气”凝聚而成宇宙间的实际事物。

“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此说源于《易传》。《易

传》中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朱熹在

《周易本义》中解释《易传》中这段文字时认为,“知”是主、是支

配、规定。“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是就阴阳在事物形成中的作用

和情形而言的。乾、坤即是阴阳,两者之间,阳施阴

文档评论(0)

187****2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