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来源_端午节风俗.pdfVIP

2022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来源_端午节风俗.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来源_端午节风俗

其实粽子的产生比屈原活着的时代还要早。据有关文献记载,棕

子最初仅是把糯米煮好捏成团状,一是自己食用,二是投人河中供奉

龙神。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来源,仅供参考,

欢迎阅读!

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

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也是粽子的演变史。

最先的演变是在东汉,棕子由用竹筒装米的作法改用孤叶(荚白外

面的叶子)、芦叶或棕桐叶包裹而成三角或四角形状。东汉末年应助著

的《风俗通》说:“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

月五日及夏至啖之。”我们不仅从中了解到当时棕子的做法,而且还

知道了东汉时的粽子不只是节日的传统食品,人夏时节人们也常吃粽

子,可见东汉时粽子不过是一种普通食品。

到了西晋时代,粽子才逐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这时期,端

午节吃粽子已经很盛行。在东晋的时候,粽子里面包的东西,只是黍

米或糯米加枣、栗等物,一般是在端午节时在家庭中包制。

唐朝时,粽子不仅成为民间食品,而且还被皇宫所珍视。唐明皇

有诗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看来唐明皇吃罢粽子,感觉不

错,对粽子评价颇高,同时也能让我们隐约感到恢弘的盛唐气象。因

为小小的粽子,竟然引起皇帝的诗文雅兴。不仅如此,每到端午节皇

宫中便“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让人们用小角弓射,射中哪

只吃哪只,射不中者不得吃,大概唐明皇的雅兴,是从这歌舞升平的

吃粽子的游戏中引发出来的吧。而唐人姚合的“诸闹渔歌响,风和角

粽香”的诗句,表明粽子已成为民间市井的普及食品了。这时的粽子

馅加进了各种果仁,首都长安还出现了专门制卖粽子的店铺,“庚家

棕子,白莹如玉”是唐朝诗人段成式吃过一家庚姓店铺的粽子后所做

的评价。

宋朝时候的棕子,里边包的馅有柿干、银杏、赤豆等。外用荚叶、

薯叶裹住煮成。另外,当时粽子食谱中有了“巧粽”一名,还有用艾

叶浸米而成的“艾香粽子”,可见粽子的品种这时已逐渐增多了。

明代,有用芦叶包裹的粽子,粽馅的种类有豆沙、猪肉、桃仁、

胡桃、蜜糖等。肉馅荤粽的出现,使粽子的品种有了新突破。

清乾隆时代,又有了“火腿粽子”的荤粽,使荤粽品种越来越丰

富了。

端午节节日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

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

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

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

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

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

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

至今不辍。端午节的由来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本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

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

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

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

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

“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后来就附带上了纪念屈原的意义。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

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

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

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

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

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

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

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

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

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

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

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

文档评论(0)

185****07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