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312-2024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ocx

DB53T 1312-2024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05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312—2024

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14发布2024-11-14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3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静、张春霞、何明霞、杨天伟、许欣景、王文兵、高锋、方艺伟、王云。

1

DB53/T1312—2024

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的菌种要求、栽培、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暗褐脉柄牛肝菌Phlebopusportentosus(Berk.Br.)Boedijn的林下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DB53/T491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暗褐脉柄牛肝菌Phlebopusportentosus

暗褐脉柄牛肝菌(Phlebopusportentosus)隶属牛肝菌目(Boletales)、小牛肝菌科

(Boletinellaceae),脉柄牛肝菌属(Phlebopus),俗称黑牛肝菌。

3.2

未出过菇的菌种non-fruitingspawn

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未产生子实体的菌种。3.3

采菇后的菌种fruitingspawn

菌丝长满培养基质,在菇房中覆土栽培采菇后的菌种。

3.4

树冠滴水线driplineofcrown

树梢外沿垂直向下的位置。3.5

菌丝hypha

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来源:GB/T12728-2006,2.2.1]

3.6

菌索rhizomorph

又称根状菌索,某些真菌菌丝集结而成的绳索状结构。[来源:GB/T12728-2006,2.2.12]

2

DB53/T1312—2024

3.7

杂菌weedmould

食(药)用菌培养中引起污染的微生物。[来源:GB/T12728-2006,2.7.1]

4菌种要求

4.1未出过菇的菌种

符合DB53/T491的要求。

4.2采菇后的菌种

菇房出菇正常,采一茬菇后无污染的菌种。应置于通风、阴凉、清洁、雨水淋不到的地方,贮存最多不超过5d。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表1采菇后菌种的感官要求

项目

采菇后的菌种要求

菌袋

完整、无损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长满菌袋及覆土层

菌丝体特征

黄褐色,浓密

不同部位菌丝体

生长均匀,色泽-一致

培养基及菌丝体

无明显干缩,菌丝贴菌袋

杂菌菌落

子实体原基

覆土层无或有

气味

暗褐脉柄牛肝菌菌种特有的香味稍淡,无酸、臭、霉等异味

5栽培

5.1适宜区

日均温不低于10℃,林地海拔1200m以下,最适海拔600m~800m,土壤pH4.0~6.5,年平均

降雨量1100mm~1600mm。

5.2林地选择

5.2.1树种选择

适宜暗褐脉柄牛肝菌林下栽培的树种有凤凰木树[Delonixregia(Boj.)Raf.]、柚子树[Citrusmaxima(Burm.)Merr.]、枇杷树[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桃树(Amygdaluspersica

L.)和李子树(PrunussalicinaLindl.)等。

5.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