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酶在代谢中的应用。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5)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eq\x(必修1P84“图示拓展”)
1.如图所示,低温时曲线与横轴不相交,因为低温时酶的结构未改变,只是活性降低而已。而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会升高。
必修1P91“探究·实践”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
eq\x(必修1P92“科学方法”)
3.对比实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必修1P93“图5-9拓展”
4.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1)各反应物参与的阶段:葡萄糖参与第一个阶段,H2O参与第二个阶段,O2参与第三个阶段。
(2)各生成物产生阶段:[H]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产生,CO2在第二个阶段产生,H2O在第三个阶段产生。
(3)能量变化的特点: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但大量的能量在第三个阶段产生。
必修1P95“思考·讨论”
5.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目的是创造疏松通气环境,避免厌氧菌繁殖。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eq\x(必修1P99“文字信息”)
6.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注意它们的吸收光谱曲线图,波峰表示吸收多)。
eq\x(必修1P104“相关信息”)
7.C3是指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是指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RuBP)。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淀粉,还有一部分是蔗糖。蔗糖可以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必修1P106“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1”
8.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会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照强,温度过高,植物由于蒸腾作用过强导致失水过多,气孔部分关闭,使CO2固定减少,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1.判断有关细胞代谢中酶和ATP的说法的正误
(1)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碘液也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2)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3)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4)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5)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所含的肽键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6)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7)ATP水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反之,则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2.判断有关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说法的正误
(1)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4)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各种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
(6)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7)暗反应中14C的转化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8)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9)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暗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1.研究发现,溶酶体内pH为5.0左右,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合成的场所为,若这些水解酶少量进入细胞质基质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原因是
。
提示核糖体细胞质基质与溶酶体内的pH不同,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2.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取等量肝脏研磨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再滴加盐酸或氢氧化钠使各试管pH分别为3、5、7、9,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吗?,原因是
提示不能调节各试管的pH之前过氧化氢已在酶的催化下分解。
3.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后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分析该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带解析答案).docx
-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试题(答案解析).docx
- 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答案解析).docx
- 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河北卷)(答案解析).docx
- 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答案解析).docx
- 2022年新高考福建物理高考真题(答案解析).docx
- 2022年新高考重庆物理高考真题(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4.1.1 原子结构(综合提优B练)(解析带答案版).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课时作业1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课时作业12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