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本科教学2015-9课件.pptVIP

民事诉讼法本科教学2015-9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民事诉讼证明;本章要点:

一、证明对象与免证事实

二、证明责任——对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处理

证明责任的内涵

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

证明责任分配的例外——证明责任倒置

三、证明标准

四、证明过程

证据的收集与提供、质证、认证;第一节证明对象;主张权利之人的人通常提出

1)权利义务产生的事实:结婚登记、合同签订

否认、对抗他人权利主张之人通常提出

2)权利义务变更的事实:变更合同

3)权利义务消灭的事实:合同解除、离婚登记、收养关系解除、清偿、提存、抵销等事实

4)妨碍权利产生的主要事实,即指在权利欲发生之初,便与之对抗,使权利不能发生的事实,如订立一合同“借腹生子”违背社会公德的事实

5)阻碍权利实现的主要事实,如起诉时已逾诉讼时效的事实,双务合同中约定权利方先履行合同的事实。

;程序法事实:不涉及实体权利,但对诉讼程序及实体权利会发生较大影响。如——

当事人是否适格

法院是否有管辖权

是否有回避的情形

期间的耽误

;B、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

主要事实:构成法律要件的事实

间接事实:用来推定主要事实存在与否的事实。

譬如“不在场”这一间接事实,可以用来推定主要事实“侵害行为”的不存在。

辅助事实:与案件事实无关的、与证据能力的有无、证明力的大小有关的事实。

譬如,证人与当事人存在亲属关系的事实,证人曾经说谎等。

注意: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不受不告不理之限制,即使当事人没有对此加以陈述,法院也可以将其作为裁判的依据。因为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是判断主要事实的手段,处于与证据同等的地位,其存在与否由法官判断。;2、外国法律法规

国内法:“法官知悉法律”,当事人不承担证明的义务

外国法律法规,法官则未必了解,需要当事人加以证明

3、经验法则

日常生活领域内的经验法则,为一般人所知晓,无需证明;

不为一般人所知晓的专门知识领域的经验法则应当加以证明,成为证明对象。;二、免证事实

民诉解释93条,证据规定9条

1、自然规律及定理、定律——绝对免证

2、众所周知的事实

众所周知的条件:为大多数人所???,为法官所知

3、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法律上的直接推定

4、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2-4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三、自认制度(民诉解释92条)

(一)概念

自认是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的承认——诉讼上/诉讼外。

诉讼上的自认——当事人在诉讼中向法院承认对方主张的对自己不利的案件事实。

(二)构成要件

1、发生于诉讼过程中

2、对案件主要事实之承认

3、与对方主张的事实陈述一致,且通常于己不利

4、自认的表示应当明确,在庭审中,或起诉状、代理词、答辩状等诉讼文书中

5、不适用于涉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的案件;(五)自认的撤回

1、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一般不允许撤回

2、撤回的条件:

通常为错误、胁迫、对方同意等。

证据规定8条4款——

(1)法庭辩论终结前并经对方同意,或

(2)有充分证据证明受胁迫或重大误解且与事实不符

证据规定74条——

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自认的事实,即可撤销自认,使其不生效;第二节证明责任;(二)证明责任之功能

1、指引法官进行裁判——原则上将事实存在与否真伪不明的状态拟制为不存在;在例外情况下将之拟制为存在(即证明责任倒置)。

2、督促当事人积极地向法院提供证据

证明责任意味着当某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的败诉风险,当事人为了避免承担这种风险,自然得努力去“举证”,即收集提供证据。由此引申出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这一概念。当事人就自己所提出的事实主张向法院提供证据的责任,称为主观的证明责任,实指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的行为,故而又称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形式的证明责任;(三)证明责任之理解

1.只有当作为法院裁判基础的法律要件事实(主要事实)是否存在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证明责任这一概念才产生作用;证明责任、某主要事实真伪不明、败诉风险三者是“串联”的;

2.证明责任的承担,意味着败诉风险的承担。故对某一法律要件事实存在与否的证明责任只能由一方当事人负担;

3.法院虽然在特定情况下有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但并不承担证明责任;

4.证明责任既存在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又存在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

5.证明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是由法律预先确定的,因此不存在在当事人之间转移的问题。;二、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国外关于证明责任分配之学说

1、待证事实分类说

积极事实(已发生或存在的事实)/消极事实

外界事实(能从外部感知的事实)/内界事实

主张积极事实和外界事实的人负证明责任

2、法规分类说

从法规中归纳出原则与例外;(二)我国民诉中证明责任之分配

1、证明责任分配体系

(1)、依据实体法、诉讼法

(2)、依据司法解释

(3)、依

文档评论(0)

可爱的家人6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可爱的家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