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后备母猪初情日龄、发情次数和初配日龄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后备母猪担负着猪场母猪群更新换代和繁殖生产的任务,其初次配种前所表现的某些性状(如初情期启动日龄、初配日龄、背膘厚度、发情次数等,可以参阅:权威机构解读背膘管理在后备、初产、二胎母猪中的重要意义)对母猪终生的繁殖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1-2]。本研究分别研究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初情期日龄、初配前发情次数和初配日龄与其前3胎繁殖性能的关系,以确定以上最佳的初配参数,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数据材料来自中国广东省6个商品猪场,共8875头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主要包含后备母猪初情期日龄、
初次配种时间和日龄、初次配种前经历的发情次数、前3胎窝产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初生重≥0.8kg)等指标。
发情母猪通过人工输精方式配种3次,每次输入80mL质量合格精液(精子运动活力≥70%,有效精子数约40亿)。全部母猪体况正常,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饲养和管理方式一致。母猪不同生理阶段饲料营养水平依据中国《猪饲养标准》(NY/T65—2004)标准。以上数据的有效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
1.2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用MicrosoftExcel2007整理筛选后,再釆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均使用平均值±标准误的形式列出。
2结果与分析
2.1初情日龄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各初情日龄后备母猪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Ⅰ组(初情日龄≤195d)的占15.67%,Ⅱ组(初情日龄在195~225d)的占20.44%,Ⅲ组(初情日龄在225~255d)的占21.85%,Ⅳ组(初情日龄在255~285d)的占27.57%,Ⅴ组(初情日龄285d)的占14.47%。另由表1数据可知,初情日龄与初配日龄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除Ⅰ组和Ⅲ组的初配日龄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lt;0.01);初配前发情次数也随着初情日龄提早而增多,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lt;0.01)。
不同初情日龄后备母猪的前3胎繁殖成绩也各有差异(表2)。Ⅰ组后备母猪的第1胎窝产总仔数为12.30头,显著高于Ⅳ组和Ⅴ组(Plt;0.05);其第2胎窝产总仔数则显著高于Ⅲ组(Plt;0.05),极显著高于Ⅳ组(Plt;0.01);其第3胎窝产总仔数也显著高于Ⅱ、Ⅲ组(Plt;0.05),且极显著高于Ⅳ组和Ⅴ组(Plt;0.01)。在窝产健仔数方面,Ⅰ组第1胎的为10.51头,仅与Ⅴ组的差异显著(Plt;0.05);其第2胎的为10.59头,比Ⅲ组和Ⅴ组均高0.16头(Plt;0.05),比Ⅳ组高0.22头(Plt;0.01);其第3胎的为11.10头,极显著高于Ⅳ、Ⅴ组(Plt;0.01)。
综合以上可知,初情日龄小于或等于195d时后备母猪前3胎的繁殖性能最好。
2.2初配前发情次数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前不同发情次数的后备母猪所占比例如表3所示。Ⅰ组(初配前发情1次)的占47.66%,Ⅱ组(初配前发情2次)的占27.22%,Ⅲ组(初配前发情3次及以上)的占25.12%,以上组间差异极显著(Plt;0.01)。另由表3数据可知,随着初配前发情次数增加,初情日龄和初配日龄不断下降。各组在初情日龄和初配日龄上的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lt;0.01)。
此外,各组后备母猪在第1胎窝产总仔数上差异不显著,但在第2、3胎中表现出差异水平(表4)。其中,Ⅱ组第2胎窝产总仔数为12.08头,比Ⅰ组0.15头(Plt;0.05),但与Ⅲ组差异不显著;Ⅱ组第3胎窝产总仔数为12.61头,比Ⅰ组高0.18头(Plt;0.05),比Ⅲ组低0.16头(Plt;0.05),另外Ⅲ组第3胎的窝产总仔数极显著高于Ⅰ组(Plt;0.01)。在窝产健仔数方面,Ⅲ组第1胎为10.57头,第2胎为10.59头,第3胎为11.10头,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lt;0.01)。然而,Ⅲ组和Ⅱ组在前3胎窝产健仔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
从以上数据来看,后备母猪初配前发情次数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其前3胎繁殖性能
2.3初配日龄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不同初配日龄后备母猪所占比例如表5所示。Ⅰ组(初配日龄在225~255d)的占22.56%,Ⅱ组(初配日龄在255~270d)的占31.31%,Ⅲ组(初配日龄在270~285d)的占24.34%,Ⅳ组(初配日龄大于285d)的占21.79%。另从表5可知,初情日龄随着初配日龄增大而增大,与表1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各组在初情日龄上差异极显著(Plt;0.01)。此外,Ⅰ、Ⅱ和Ⅲ组的初配前发情次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高于Ⅳ组(Plt;0.01)。然而,不同初配日龄后备母猪在前3胎窝产总仔数上没有差异,但在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VIP
- 《客厅精细化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中国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脊柱结核术后护理.pptx VIP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及答案 多项选择题(同名48525).doc VIP
- 地铁车站客伤处理.pptx VIP
- 2025活跃用户研究报告小红书平台.pdf VIP
- 丙烯腈催化剂产品技术标准要求2023年.docx
- 互联网传媒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红书,头部内容社区.pdf VIP
-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