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和解剂(和解少阳)——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pdfVIP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和解少阳)——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和解少阳)——柴胡达原饮(《重订通

俗伤寒论》)

一、组成

柴胡钱半(5克)、生枳壳线半(5克)、川朴钱半(5克)、青皮

钱半(5克)、炙草七分(2克)、黄芩钱半(5克)、苦桔梗一钱(3

克)、草果六分(2克)、槟榔二钱(6克)、荷叶梗五寸(10~15克)。

二、用法

水煎服。

三、歌括

1.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芩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

宽胸截疟疴。

2.达原饮

达原饮用朴槟芩,白芍甘知草果并;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

逐秽此方行。

3.清脾饮

清脾饮用柴夏芩,草果青皮术甘苓;厚朴生姜同煎煮,热多

寒少温疟平。

四、功用

宣湿化痰,透达膜原。

五、主治

痰湿阻于膜原。胸膈痞满,心烦懊憹,头眩口腻,咳痰不爽,

间日发疟,舌苔厚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而滑

六、方解

膜原外通肌膜,内近肠胃,为三焦之门户,居一身半表半里

之处。今湿温之邪从口鼻而入,踞于膜原,聚而为痰,则表里不

和,三焦气不通利,故胸膈痞满,心烦懊侬,头眩口腻,间日发

疟。舌厚腻如积粉,扪之糙涩,是湿郁热伏在里。脉弦而滑,为

湿热痰浊在半表半里之象。故治当宣湿化浊,透达膜原为法。本

方以柴胡领邪外透;以黄芩清泄郁热,共为君药。枳壳、桔梗,

一升一降,开发上焦之气;厚朴、草果辛烈辟秽,燥湿化痰,宣

畅中焦之气;青皮、槟榔下气破结,消痰化积,疏利下焦之气,

共作臣佐之用。荷梗味苦而有清芬之气,善能通气宽胸;炙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俱为使药。全方十味,透表清里,和解三

焦,使湿化热清,积痰得去,膜原之邪得除。

七、附方及方论

1.达原饮(《温论》):槟榔二钱(6克)、厚朴一钱(3克)、草

果五分(1.5克)、知母一钱(8克)、芍药一钱(3克)、黄芩一钱(3

克)、甘草五分(1.5克),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功用: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主治: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

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噁,头痛烦躁,脉

弦数,舌苔垢腻。

2.清脾饮(《济生方》):青皮去白、厚朴姜汁炒、白术、草

果仁、柴胡去芦、茯苓、黄芩、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等分。

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功

用:燥湿化痰,泄热清脾。主治:疟疾热多寒少,口苦嗌干,小

便赤涩,脉来弦数。

达原饮为吴又可创制。吴氏认为:“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

常气。疫者,感天地之厉气…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

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

里之分界,是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募原’者也。”

而“其热淫之气,浮越于某经,即能现某经之证。”当其初起,“伏

邪未溃”,虽汗下无功,必须“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散,速离募

原。”所以用槟、朴、草果协力以破结逐邪,知母滋阴,芍药和血,

既防辛燥,又增清热之力,更用黄芩清泄里热,甘草和中解毒,

共成达原溃邪之功。”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

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3克);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

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3克);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

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葛根一钱(3克)。

清脾饮亦治湿痰阻结膜原成疟,热多寒少者。痰湿之根源在

脾,本方燥湿除痰,故名清脾。方药与达原饮、柴胡达原饮大同

小异,差异处亦正是各方特点所在。如达原饮药多燥烈,虽有知、

芍,但热盛者不宜;清脾饮虽较平和,但破结达邪之力略逊一筹。

柴胡达原饮则集二方之长,既无知、芍之滋腻,又不用术、苓之

健脾渗湿,却有破结辟秽,通畅三焦而透邪之功。然而柴胡达原

饮终以燥湿化痰为主,故湿遏热伏,湿重于热者为宜,是与蒿芩

清胆汤治热重于湿者有别之处,不可不知。

八、文献摘录(方论)

何秀山:“《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膜者,

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

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

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此吴又可治疫邪初犯膜原,所以有达原

之作也。今俞氏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

苦泄膜原之郁火也。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

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

文档评论(0)

yaning5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