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VIP

第14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含河流地貌、河流冲淤)

目录

01模拟基础练

02真题实战练

03热点应用练

(2024·江西九江·三模)喀纳斯河流域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冰川遗迹,并发育典型冰川湖泊——喀纳斯湖。喀纳斯河谷冰川发育存在阶段性,主谷分布着多级冰川U型谷台地。下图为喀纳斯湖附近冰川谷截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该地至少经历过的大规模冰川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推测形成A2台地对应时期(???)

①山地隆起早期,地势起伏小②山地隆起晚期,地势起伏大③冰川规模大④冰川规模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D2.B

【解析】1.据图中,分布着A???、A?、A?三个台地,指示3次冰川活动:同时据材料,喀纳斯湖属典型的冰川湖泊,且湖床低于A?台地,故湖盆也为冰川侵蚀所致。故该地至少发生过4次大规模冰川活动,该地可能还经历了多次小冰期,但因为无法保留冰川谷台地,故难以寻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A?台地对应时期冰川谷位于最上部,且该时期冰川谷宽度最宽,由此推测该时期处于山地隆升早期(地势起伏较小,冰川下切不明显,侧蚀强烈,冰川谷变宽)且冰川规模较大。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4·辽宁沈阳·三模)冰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冰川的前缘或两侧堆积成的垄岗状地形。波堆藏布江河谷分布着多条冰碛垄。研究表明,在冰川退缩的过程中该地曾发育有古湖。实地考察发现,在湖相沉积物上覆盖着多个河流阶地(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近似阶梯状的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图中冰碛垄最后形成的是(???)

A.M2 B.M3 C.M4 D.M6

4.古湖可能是(???)

A.泥石流阻塞形成的堰塞湖 B.地壳断陷形成的构造湖

C.冰碛物阻塞形成的堰塞湖 D.冰川侵蚀形成的冰蚀湖

5.下列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T1阶地形成②T2阶地形成③古湖泊形成④P冲积扇形成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答案】3.A4.C5.D

【解析】3.由图中冰碛垄位置可知,冰碛垄与河道位置大部分重叠,冰川退缩后形成河流的过程应该是从河流下游向上游退缩,最后形成的冰碛垄应该是位置最靠近上游的,从图中信息可知,M2冰碛垄位置在河流最上游,应该是最后形成的,A对,BCD错。故选A。

4.题目中提到“在冰川退缩的过程中该地曾发育有古湖”,说明不是在冰川存在和侵蚀的过程中形成的湖,D错;若为构造湖,湖边应存在断层或较陡的湖床,图中湖床等高线稀疏,位于冰碛垄上,没有断层痕迹,B错;若为阻塞形成,应在湖所在位置的河流下游处留下阻塞的物质,由图中可知,该处为M2冰碛垄,冲积扇位于更远处的下游,故阻塞物应为冰碛物而不是泥石流,C对,A错。故选C。

5.由图中可知,阶地应该是地势抬升后河流向下侵蚀产生的,而使地势抬升的应是由于古湖形成,湖水使河水流速放缓后在湖底形成的沉积物,故先形成的是古湖,然后形成位置较高的T2阶地,再形成位置较低的T1阶地,冲积扇P切断了T1阶地,故应形成于T1阶地之后,顺序应为③②①④,D对,ABC错。故选D。

(2024·河南·模拟预测)图1所示岛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部,距离大陆仅1.82海里。某研究小组对该岛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发现岛屿基岩为白垩纪花岗岩,岛上无河流,海蚀地貌发育广泛。图2示意岛屿中部甲乙剖面垂直物质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岛总体地势特点是(???)

A.南高北低 B.南北高中部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低中部高

7.该岛形成后所在区域海平面大致经历了(???)

A.持续抬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8.图示四地中,现存海蚀地貌发育最为广泛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6.B7.D8.C

【解析】6.由两图可知,与南北部相比,该岛中部表面分布有风成砂等第四纪沉积物,说明中部地势低洼,两侧较高,接受沉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由图2可知,岛屿中部最下层为基岩风化壳,说明早期当地基岩裸露、接受风化侵蚀,处于陆地环境;中层为泥层并含有贝壳,说明该时段当地形成浅海环境,海平面相对上升、海水入侵;最上层为风成砂层,说明该时段当地处于陆地环境,海平面相对下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由题干可知,该岛位于台湾海峡西部,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盛行东北风,且风力较大。风力大,海蚀作用显著;花岗岩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海蚀地貌易保留。故图示四地中,丙地为花岗岩,现存海蚀地貌发育较其他三地广泛,C正确,其他三地抗侵蚀能力较弱,容易被侵蚀掉,ABD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涂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小学、初中及高中各学科试卷试题,期盼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助力大家的学习之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