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
•
•
•
•
•
•
•
•
•
•
•
•
•
•
边塞诗(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边塞诗(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深入了解盛唐边塞诗.
二.欣赏王昌龄的边塞七绝.
三.结合具体诗句,学习鉴赏边塞诗.(重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授课过程:
第一教时
一.了解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
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
1、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6、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
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
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当然,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
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视频欣赏唐之韵边塞诗人(上),了解王昌龄等诗人.
三.王昌龄及其边塞诗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
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犯水尉,谪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
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
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
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
同。
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其中有的诗写出了战士
爱国的壮志豪情: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四.边塞诗鉴赏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结合诗句,写一段3
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第二教时
一.总结上堂课的鉴赏作文.
二.边塞诗鉴赏练习
1阅读卢纶的《塞下曲》,回答问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⑴“月黑”句在全诗的作用。
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渲染出夜晚的深沉寂静,为下文单
于遁逃唐朝将士追击作了铺垫。
⑵诗中能表现主题的形象是什么?
主题是表现边境战争艰苦,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能表现这一主题
的形象在最后一句,一支骑兵列队正要出征,刹那间,将士的弓刀上
落满了大雪。
2读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回答问题。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
月中看。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
尽望乡。
⑴两首诗都表达了主题
⑵试分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诗句中的形象。
“碛里”“月中”使人倍感环境的悲凉,气氛的悲怆。“三十万
人一时回首”夸张手法写出典型的情景,显出笛声的哀怨,表现征人
思乡的感情。
⑶“沙似雪”“月如霜”有什么表达效果?
两个比喻写出边塞的荒寒凄冷,描绘出触发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
3读王之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