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困境——论《洞穴奇案》背后的法理分析.pdfVIP

法律与道德的困境——论《洞穴奇案》背后的法理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律与道德的困境——论《洞穴奇案》

背后的法理分析

摘要:洞穴奇案是著名法学家富勒提出的一宗假想案件,是一宗同类相食案,

并涉及大众民意、法律与道德关系、紧急避险抗辩、法官职责、自我防卫、生命

的绝对价值等内容。他以五位法官的观点反映了五种不同的法哲学流派。后来萨

伯再次以此法案为基础,以九个法官的视角提出九种额外的观点。

关键词:法律,道德,法理,困境

这个案例是富勒以一些真实案例为基础而假想出来的,比如陷入绝境、人吃

人、紧急避难抗辩、抽签、赦免的可能等。但他也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另外的因素,

他把事件从海上移到山洞中,以及细节的增加,十名营救人员的牺牲,无线设备

的使用,医疗专家给出的意见,威特莫尔的反复无常等都给这起案件蒙上了更加

复杂的色彩。正是由于富勒对事实的裁剪使得判决无罪和判决有罪皆拥有了足够

的理由。而这两种类型的大部分法官都确信事实是不平衡的,但最终的判决结果

是由法哲学平衡而并非事实不平衡所决定的,法官们的判决引起了我们对法律与

道德伦理之间的深深思考。

一、架空的案例背景下,呈现的是朴素正义与法治正义的冲突场景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衡平着内心正义的呼唤!

时至今日,《洞穴奇案》仍然是法学生必读的经典,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这

就说明在不同的案例情境下,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正义并不

是绝对统一的,每一个读者都会单独发出理性的声音。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后面临的生死决策,是完全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

的;假如我们身处其中,我们就不是论证的主体,而是痛苦决策的选手!

在没有水没有粮的条件下,要么抱着“朴素的正义”牺牲一人以食用,来救

活其他四人;要么五人都秉承“法治的正义”坚守着法律的底线,确保每一个生

命都绝对得到尊重,这样五人一起赴死;如果从朴素的正义来评判,牺牲者也算

死得其所,伟大的救活了其他四人;如果从法治的正义来评判,任何人都不得剥

夺他人的生命,牺牲一人是谋杀行为。

那么,在这样的冲突场景下,五人同意了的抽签约定是在架空世界的立法行

为还是契约行为呢?假如洞穴是“法外之地”,五人的抽签约定是当时条件下的

立法行为,那么这个法律就具有强制效力,即使威特摩尔最后一刻撤回了同意,

也不妨碍法律“少数服从多数”的通过生效,所以他成为牺牲品是执法的效果,

是法治公正的体现。

假如洞穴受现实法律所管辖,那么5人的抽签约定就是多人的契约行为,威

特摩尔撤回同意后,说明他已经不用承担契约责任,其他人无权抽中他,也无权

要求他履行牺牲的义务。更何况在现实法治中,任何人的承诺,都是不包括生命

权的,这种承诺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自然无效。

所以在这种架空背景之下,这五名受困者面临的就是朴素正义与法治正义的

冲突场景,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关于正义不同的定义,但当回归现实后,朴素

正义往往会败给法治正义;所以四名幸存者在现实中接受审判,被判处绞刑就是

法治的正义需要。

二、生命是有价的还是无价的?法律在生命选择上是否应该存在功利主义?

假如让我们回答,1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4个的生命更有价值?可能大多数

人会说,当然是4个人的生命更有价值,这是基于绝对的数量优势作出的评判。

如果生命的价值可以进行量化,那么生命就是有价的;既然生命是有价的,那么

就可以用其他任何同等价值或者更有价值的东西来进行替换和弥补,这是典型的

功利主义思想。

这也是大法官们关于此案讨论时最为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处,如果4个人的生

命大于1个人的牺牲,如果法治应该存在功利主义,而不是对生命的绝对保护,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个人生存权利与功利主义之间进行简单的取舍。

著名法学家边沁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代表,他说过:法律的目的是促进人们

的“快乐与幸福”,善就是要增加幸福的总量,产生尽可能少的痛楚。边沁认为,

功利主义并没有违背法律惩恶扬善的宗旨,被选为牺牲者的人是行善的结果,他

的牺牲增加了其余四人的幸福总量,用一个人的痛楚来减少了4名幸存者的痛苦,

这是善举!

同样在书中,塔利大法官就是功利主义者,他认为“一命换多命”是一项划

算的“交易”。他进一步将这项交易在量化后发展,假如杀一个人可以避免一百

万人的死亡,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会毫不迟疑地让志愿者赶快去牺牲自己;同

理如果只选出一名志愿者,可以避免其余4人饿死在洞穴之中,这种选择也是一

笔划算的交易。

如果法治要追求功利,那么4个人的幸存明显比5个人全部

文档评论(0)

178****90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