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1施工测量
(8)基坑变形观测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基坑回弹观测。监测点布置要求有:
盯紧中央,二聚变三一共
①基坑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变形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邻近被保护对象的部位应设点;
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边监测点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垂直监测点宜共用同一点。
②基坑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围护墙的中间部位、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
间距20~60m,每侧边不应少于1个。
(9)民用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有:
①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②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
(10)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时间要求有:【2022B案】
在基础完工后和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民用高层建筑宜以每加高2~3层观测1次;
工业建筑宜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阶段进行观测。
如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100%时各测1次。
施工中若暂时停工,停工时及重新开时要各测1次,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测1次。
竣工后运营阶段的观测次数: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开始每年1次,到沉降达到稳定
状态和满足观测要求为止。
(11)建筑沉降达到稳定状态,可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d的最大沉降速率小于
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达到稳定状态。
(12)当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或增加观测内
容:
①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②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③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情况;
④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⑤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变形情况。【2016案】
关于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平面控制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的组织实施原则
B.先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再建立场区控制网
C.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D.根据副轴线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答案:C
解析: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
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规模小或精度高的独立项目或单位工程,可通
过市政水准测控控制点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依据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方格网放线,最为方便的方法是()。
A.极坐标法
B.角度前方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
D.方向线交会法
答案:C
解析:直角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极坐标法:
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
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方向线交会法: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个已知点或两个定向点
的方向线交会而得。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5.0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
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5.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m。
A.15.000
B.17.000
C.18.500
D.20.500
答案:B
解析:H15+5.5-3.517m。
N
民用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宜布置在()。
A.建筑四角
B.核心简四角
C.大转角处
D.基础梁上
E.高低层交接处
答案:ABC
解析:民用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有: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
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对于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建筑,应
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
或沿纵横轴线上;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超高层建筑和大型
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不宜少于2个,且对称布置。
【背景资料】(21Ⅱ)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高档住宅楼工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26层,建筑面积36000m²。
施工单位项目部根据该工程特点,编制了“施工期变形测量专项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实务】梁毛 备考导学班教案 01-备考预习(一).doc
- 【建筑实务】梁毛 备考导学班教案 02-备考预习(二).doc
- 【建筑实务】梁毛 备考导学班教案 03-备考预习(三).doc
- 【建筑实务】梁毛 备考导学班课件 01-备考预习(一).pptx
- 【建筑实务】梁毛 备考导学班课件 02-备考预习(二).pptx
- 【建筑实务】梁毛 备考导学班课件 03-备考预习(三).pptx
- 【建筑实务】梁毛 冲刺串讲班 01-第一章-建筑工程设计技术.pdf
- 【建筑实务】梁毛 冲刺串讲班 02-第二章-主要建筑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应用.pdf
- 【建筑实务】梁毛 冲刺串讲班 03-第三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pdf
- 【建筑实务】梁毛 冲刺串讲班 04-第3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二).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25-第3章-3.2-土石方工程施工(一).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26-第3章-3.2-土石方工程施工(二).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27-第3章-3.2-土石方工程施工(三).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28-第3章-3.2-土石方工程施工(四).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29-第3章-3.2-土石方工程施工(五).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30-第3章-3.2-土石方工程施工(六).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31-第3章-3.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一).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32-第3章-3.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二).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33-第3章-3.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三).pdf
- 【建筑实务】梁毛 教材精讲班 34-第3章-3.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四).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