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敬畏生命.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作者简介背景简介内容述评艺术赏析资料链接思考练习退出

教学目的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一命题。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的思路和思想上的穿透力。三、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四、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返回

教学重点一、理解“敬畏生命”这一命题及它与生命的休戚与共的联系。二、掌握文章的脉络与结构。三、本文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语言。返回

作者介绍—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年,诞生于德、法边界的阿尔萨斯省凯泽尔贝格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先后获得哲学〔1899年〕、神学〔1900年〕和医学〔1913年〕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他,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决定到非洲行医。历经9年学医,在38岁时获得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来到非洲,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去非洲兰巴雷内建立了他的慈善医院。

作者介绍1952年,中选为法兰西伦理学和政治学学院院士,并获该年诺贝尔和平奖,奖金数额正好够他在非洲兰巴雷内他的医院附近建立一个麻疯病区。在一次去救治病人的河上发现了“敬畏生命”的概念,他为这种关于生命的伦理宣传奔波身体力行了一生,效劳非洲直至逝世(1965年)。被称为“非洲之子”。1957年,他的传奇经历曾被拍成电影。

作者简介施韦泽勤于著述,在多个领域卓有建树。其主要著作均用德文写成。他在《文化和伦理》等书和其他文章中阐述的生命伦理学思想影响最为广泛。其著作另有《耶稣生平研究史》、《文化的衰落和重建》、《我的生平和思想》、《歌德·人和事业》等。返回

背景简介1915年,施韦泽来到非洲丛林,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提出了“敬畏生命(Reverenceforlife)”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敬畏一切生命是一种大爱。他把伦理学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只涉及人与人的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功能。只有当人类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他创立的以“敬畏一切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返回

施韦泽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后来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1992年,他的代表作《敬畏生命》中译本问世,其生平与思想开始为中国读者所知。返回

课文解读:返回一、〔首段〕首先从道德角度提出对待生命的“善”与“恶”的标准。然后指出人类只有摆脱偏见,抛弃与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才是真正的人—具有道德〔善〕的人。二、〔2~4段〕自然生命只有生命意志〔本能〕,没有道德意志〔善〕。这种生命一方面它以最有意义的方式生产着无数生命〔自身繁殖〕,另一方面又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消灭其他生命,不能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它们是残忍的利己主义。

返回三、〔5~8〕真正的人与自然生命不同的是,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认识到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即既是自然的人,又是道德的人。但是,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之中,自然律〔本能〕与道德律〔善〕,作为自然力的上帝〔本能意志〕与作为道德意志的上帝、爱的上帝〔善的理念〕那么往往剧烈冲突、难以调和、统一。人类很难坚决我们的道德性——常常会无视周围其他生命。

四、〔9~13〕人要坚决行善的德性必须与四种诱惑〔错误观念〕斗争:一是〔9、10〕不要为人类出于自身生存而消灭其他生命的无意罪过或想行善的无能为力而心安理得、麻木不仁。二是〔11〕不能认为“同情就是痛苦”。如果这样,你就会去追求毫无痛苦的理想生活,你就得无视周边的事物,就得有铁石心肠,像没有思想的人——仅是自然人,而不会成为道德人。返回

文档评论(0)

liuzhouz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