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综合检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docVIP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综合检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

1.《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24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许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揣测。这表明(B)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历史记载必需以考古探讨佐证

解析:据材料“《后汉书》记载……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并且“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最终“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可知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故选B项。

2.自元代以来,中国历届中心政府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其中清朝设立的主管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B)

A.宣政院B.理藩院

C.军机处D.内阁

解析:清朝设立的主管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理藩院,故选B;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处理全国佛教事务以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内阁是明朝皇帝的秘书机构,故解除A、C、D。

3.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B)

A.行省是元朝管辖地方的唯一机构

B.中心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D.行省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驾驭实权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元代实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答案为B项。元朝对地方的管理还有中书省直辖和宣政院辖地等其他方式,解除A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解除;材料只反映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没有反映行省长官由蒙古人与汉人共同驾驭实权的状况,解除D项。

4.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有传者共有100人,其中蒙古31人,色目(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32人,汉人及其他民族37人。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79传、100人之多,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一。这表明元朝时(C)

A.科举制度稳定发展 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C.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

解析:蒙古人、色目人在镇守云南的将官中所占比例较大,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占列传的七分之一,说明元朝时期中心政府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从而任命中心政府信得过的蒙古人、色目人驻守云南,且涌现出一些杰出官员。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解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民族交融,解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地方行政体制的改变,解除D项。

5.清乾隆年间出访中国的马戛尔尼曾说:“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其所云云,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宣诸口者。”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对外政策的“真正动机”是(B)

A.限制对外交往 B.维护天朝统治权威

C.实行闭关锁国 D.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缘由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威权,防止西方的外来影响,抵制西方殖民侵略,故选B。限制对外交往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手段,解除A;C不符合“真正动机”的限定,解除;D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解除。

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当是(A)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解析:活字印刷术宋代才独创,指南针、火药与火器是在宋元时期由阿拉伯人促成技术转移。只有造纸术是在唐朝时期转移的,故A项正确。

7.“专制之下无祖国”,其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歼灭封建专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进一步增加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民族意识。其说明(A)

A.近代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民族国家观念古已有之

C.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淡化了祖国观念

D.专制与祖国是对立的

解析:依据材料所述,“专制之下无祖国”,故新兴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民族意识,表明白近代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A项正确;材料是说近代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项错误;材料是说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不是淡化祖国观念,C项错误;专制与祖国是对立的不是材料说明的问题,解除D。故选A。

8.“它把中世纪统一的教会拆散成大量当地的地方性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