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1秋《经济作物
栽培(省)》第二次学习测试题目
《经济作物栽培(省)》第二次学习测试
1.甘蔗分蘖最适宜的温度是()。
A.5℃
B.15℃
C.20℃
D.30℃
答:——D——
2.中耕培土能够改善甜菜根系生长环境,减
少()增长。
A.根头
B.根颈
C.根体
D.根尾
答:——A——
3.对甘蔗分蘖率、成茎率及最高活茎数影响
最大的因素是()。
1/12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A.下种量
B.行株距
C.母茎数
D.施肥水平
答:——D——
4.从甜菜块根横断面观察,含糖量最高的部
位是()。
A.中心起1/2部分
B.中心起3/4部分
C.内层
D.外层
答:————
5.甜叶菊施肥时,追肥要采用()原则。
A.前轻、中重、后补
B.前重、中轻、后补
C.前轻、中补、后重
D.前重、中补、后轻
答:————
6.甜叶菊是一种需肥较多的经济作物,其中
需求最多的是()。
A.氮肥
B.钾肥
2/12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C.磷肥
D.硼肥
答:————
7.据测定,从7月份开始,甘蔗平均蔗糖分
量以每月()左右的速度增加。
A.1%
B.2%
C.5%
D.10%
答:————
8.不属于甜菜地膜覆盖效应的是()。
A.提高地温
B.蓄水保墒
C.增强盐碱性
D.抑制杂草
答:————
9.甜菜块根中含糖量最高的部位是()。
A.根头
B.根颈
C.根体
D.根尾
答:————
3/12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10.以下对甜菜块根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A.根头又称青头或青顶子,是缩短的根
B.根颈位于根头与根体之间
C.根颈的下端至主根直径1cm以上的部分称
为根体
D.根体直径1cm以下的部分称为根尾
答:————
11.下列糖料作物中,属于喜冷凉的作物是
()。
A.甘蔗
B.甜菜
C.甜叶菊
D.甜高粱
答:————
12.甜菜的花着于第一分枝或第二分枝,其
开花的顺序为()。
A.由下往上
B.由上往下
C.一起开放
D.仅上部开放
答:————
13.单个蔗株蔗糖在蔗茎中的积累顺序是()
4/12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逐节进行的。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自中部向两端
D.自中部1/3处向两端
答:————
14.下列关于甜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长日照植物
B.不同品种要求的低温效应时间不同
C.二年生作物,当年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
D.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不必经过春
化作用
答:————
15.根据甘蔗的吸肥规律,生产中重点施肥
时期是()。
A.幼苗期
B.分蘖期
C.伸长期
D.成熟期
答:————
16.甜菜第二年的生殖生长期,其生育期分
为()。
5/12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A.叶丛期
B.抽薹期
C.开花期
D.种子形成期
答:————
17.地膜栽培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
A.促进甜菜生长发育
B.有利于开花结果
C.加速甜菜块根糖分增加
D.促进块根中糖分的分解
答:————
18.甘蔗母茎与分蘖茎比例的大小与()密
切相关。
A.种性
B.下种量
C.栽培管理水平
D.栽培面积
答:————
19.关于甜高粱田间栽培描述正确的是()。
A.甜高粱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2.8~16.5℃
B.播种量可以随意
6/12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C.甜高粱具有耐瘠薄、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