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玉米的地位和作用:;1.2012年首次超过水稻总产,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2.面积由2010年的5.3亿亩增至2015年6.75亿亩,2022年6.55亿亩;
3.单产由360公斤/亩增至429.1公斤/亩,亩产增幅69.1公斤;;;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欧美:美国、巴西、阿根廷;? 美国:
? 重视推广矮秆、早熟、耐密、适宜机械的品种
? 重视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新型控释肥料,保育合理耕层;;;;农作物;;;二、玉米机械化发展概况;;;耕深明显变浅。全国平均耕深为16.5cm,其中东北地区仅15.1cm,远低于22cm的基本要求,与美国的35cm相差甚远。
土壤严重板结。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适宜容重是1.1~1.3g/cm3。而全国平均耕层土壤容重达1.38g/cm3。;;后果:易倒伏:影响根系生长
低密度:4000株vs5500株;;;;;;;;;;条带耕作;;翻耕/条带覆盖/松耙联合整地;土壤耕作技术发展趋势
松、耙、耕、免相结合,适应高密度栽培、秸秆还田需求;;四、精量播种技术与装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1年,我国机播率超过90%,但以小型机械式播种为主,真正单
粒精播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与我国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农艺对精量播种技术需求:
高速高效—争抢农时
密度适宜—田间保苗
株距均匀—降低重漏
播深一致—出苗整齐;
序号;合适的播种深度;影响精量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单粒率:排种器;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检测结果:
作业速度13km/h,株距合格率97.3%,漏播率<2%;排种盘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株距均匀性:驱动系统跳动;;株距均匀性:种子运移;;出苗时间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玉米播种种植深度试验;出苗一致性:播深一致、种-土接触适宜;;出苗一致性:合理的种床条件
水份、氧气、温度、地表条件、地表残留物;玉米覆土轮、种子镇压试验;;;;;;;;;残膜污染问题;;解决措施——膜侧播种技术;;大型高速精量播种机;水肥一体化技术
缓控施肥技术
有效减少面源污染;;;变量播种技术+GPS技术+GIS技术,实现按土壤肥力、产量信息进行精准变量播种,从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良种、挖掘产量潜力。;;;通过对土壤肥力、作物长势、天气环境、种子、化肥、农药,以及生产装备作业信??实时进行数据收集和预测分析,以便做出更优化的决策,从而提高玉米产量。1、依靠先进的遥感、传感技术,针对播种、收获等各个作业环节的需求,进行大尺度下土壤、植株、环境等信息的精准获取,精准施策;2、对各个作业环节(如播种、收获)进行实时监控,并将作业详细信息实时保存,以方便后期问题分析和决策。
3、建立数据管理和分析中心,将测得的多种数据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决策,得到最优作业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场营销原理(第13版) 科特勒 课件 中文版.ppt
- 陕西省全省性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陕西省2022版).pdf VIP
- 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pdf VIP
-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给儿子》小说精读及试题详解.docx
- 2025年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往年题考.docx VIP
- 寿盒(骨灰盒)供应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适老化全场景技术规范 第2部分:既有居住建筑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 .pdf VIP
- 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pptx VIP
- (高清版)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pdf VIP
- T∕CBMCA 057.1-2024 适老化全场景技术规范 第1部分:居住建筑适老化基本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