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内容:“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情感:“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点明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内容:这两句是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表现手法:烘托。以眼前所见的山林秋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诗人孤寂苦闷的心绪。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内容:此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
表现手法:反衬。用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衬诗人忧郁、孤单的心境。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用典:化用伯夷、叔齐在商灭亡后,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难觅知音,只好追怀古代隐士的孤独心境。
情感:抒发了诗人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
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心绪。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内容: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诗歌内容。颔联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写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现实。这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
以预料的感慨。
炼字: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悠悠”指飘飘荡荡的样子,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和时间的久远,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内容: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诗人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中来。
画面: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语言特色:语言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情感:“愁”字点题,以抒情作结,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主旨:本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内容:首句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单车说明诗人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属国过居延”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修辞: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喻),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画面:在纯然一色、无边无际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十分醒目。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渺无尽头,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
炼字:“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孤”“直”二字写出景物的简单纯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长”表现黄河的渺无尽头,“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大,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内容、情感: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流露出诗人对都护和戍边战士的赞赏,以及对前线战事的关心。这里诗人的情绪已经高涨起来,似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
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用典:暗用“勒石燕然”的典故。“燕然”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战事取得了胜利。流露出诗人对都护和戍边战士的赞扬,以及对前线战事的关心。
主旨: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孤寂之情,以及面对大漠雄浑景色时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出诗人豁达的情怀。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内容: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炼字:“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形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诗人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入”字描绘了江水流入荒原的情状,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激昂奋进。
写法: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初出荆门时喜悦、激动的心情,更展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朝气蓬勃的形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内容: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画面。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
文档评论(0)